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原创 >时事评论 >浏览文章

导读
英雄是时代的楷模,文艺是时代的先声。塑造英雄形象,彰显时代精神是中国文艺的一个优良传统。今日之中国已全面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塑造与新时代相匹配、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英雄形象,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美学命题。

  英雄是时代的楷模,文艺是时代的先声。塑造英雄形象,彰显时代精神是中国文艺的一个优良传统。今日之中国已全面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塑造与新时代相匹配、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英雄形象,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美学命题。

  我们很崇敬《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红岩》中的江姐,这些“红色经典”中的英雄形象,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也敬佩《闯关东》中的朱开山,《大染坊》中的陈寿亭这样的平民英雄,尽管他们的出身、身份和性格各有不同,但在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标识——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希望,慷慨赴死,舍生取义,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的民族从血泊中站起来,也才有了我们富起来、强起来的今天。

  当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处在和平建设中,我们不可能要求人们再去做杨子荣、江姐,也不可能去做朱开山、陈寿亭。毕竟,时代备有英雄出,英雄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和时代而存在,不同的时代必然产生与其相称、铭刻着鲜明时代烙印的英雄人物。除了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雷锋式的好战士,以及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时代楷模、英雄模范,都可谓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都需要文艺工作者浓墨重彩,去大力塑造。

  进入新时代,十九大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为中华巨轮前行立起了新的航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吹响了新的集结号。实现宏伟蓝图的途程中,虽无需董存瑞那样再去舍身炸碉堡,但却需要那些勇立潮头、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英雄,需要那些立足岗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英雄,需要那些缉毒、反恐、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狼”式英雄,需要那些戍边卫国、献身国防、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英雄……

  英雄未必高大全,但需民族的大义之气,英雄未必是惊天动地,但需有鼓舞人心的磅礴力量,英雄未必是不食人间烟火,但需有一颗平常心。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需要来塑造。我们很难用一句话来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英雄,但无论伟大与平凡,英雄的精神都是相同的,需要文艺工作者紧扣时代脉搏,为时代而创作,为人民而创作,创作出能够让广大人民看得懂、学得来的英雄,让英雄精神成为鼓舞人心的时代最强音。(贾合祥 西征网专栏作家)

注:本文是西征网独家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西征网,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


责任编辑:主角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