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原创 >时事评论 >浏览文章

导读
今天,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国家公祭仪式将在南京举行。同时,首部国家公祭地方法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也于今日施行,其中规定国家公祭日当天,全城默哀一分钟。(2018-12-13中国新闻网

  今天,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国家公祭仪式将在南京举行。同时,首部国家公祭地方法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也于今日施行,其中规定国家公祭日当天,全城默哀一分钟。(2018-12-13中国新闻网)

  每个中华儿女,永远都不能忘记81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对我30万同胞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戮。这一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也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2014年的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曾指出,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吸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20次提及“和平”一词,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国人民的和平使者,多年来对世界一贯主张和平,多次发表关于和平的重要论述,走到哪里就把中国人民的和平愿望带到哪里,传遍了五洲。

  但翻开历史,81年前的今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血淋淋的一页,字字锥心,句句泣血,记录下了日本侵略者的丧心病狂、惨无人道。6周的血腥屠城,30万同胞,平均12秒就有一人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手无寸铁的平民惨遭杀戮,无数的妇女被任意强暴凌辱,这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时间可以磨去一切的记忆,但国耻永远不可忘记。因为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忘记就意味着背叛过去,就可能让历史悲剧重演。更何况,今天的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也一直在围堵我们,日本军国主义在复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丝毫不可忽视。

  国行公祭,祀我国殇。今天,我国更诞生了首部国家公祭地方法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以国家的名义,悼念死难同胞,就是为了捍卫历史记忆,捍卫历史真相,也表达了我国守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令人欣喜的是,今天,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不止在中国,早在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加拿大安大略省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今年此时,一系列悼念活动也早在全球许多地方陆续展开,当地时间12月8日,由“美中和平友好促进会”、“美国华人社团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南京大屠杀及珍珠港事件死难者公祭日悼念活动”,在美国南加州蒙特利公园市市政府广场“中美二战纪念碑”前举行。当地时间12月9日,加拿大首座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碑在多伦多揭幕。特别在日本,为悼念大屠杀死难者并揭露侵华日军残忍罪行,很多有识之士于广岛、大阪、名古屋等多地举办纪念活动,呼吁人们铭记历史、开创两国和平友好的未来。

  不忘被侵略的历史,不忘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我们当然不是为了牢记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南京大屠杀,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从中,更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维护和平的力量在不断增长。特别作为中国,作为每个中国人,我们从昨天的伤痛中走来,今天要更知和平的珍贵,为世界担当,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今天,首部国家公祭地方法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的施行,更为我们正确悼念死难者、捍卫历史记忆和打击诋毁死难同胞、否认大屠杀、美化侵略的种种犯罪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我们不渴望复仇,却永远不能遗忘过去,悼念为了尊重死难者,捍卫国家记忆,更为了捍卫和平和我们的民族尊严,决不能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贾合祥)

本文为作者向西征网的独家投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责任编辑:主角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