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若无血性,何谈战场打赢!

寻究寻境 来源:西征网 时间:2017年02月19日
寻究寻境
寻究寻境
进入TA的专栏
一支没有血性的军队,是不可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而尽管30多年未经战争了,但中国军人的血性从未泯灭过!

  最近,微信文章《如果战争爆发,你会上战场吗?》在朋友圈刷屏,看后感慨良多,不禁回想起以前与一位军人朋友交谈时,他讲的两件亲历之事,让我一直印象深刻。

  一件是1995年下半年,他还是某军事院校教练营战士的时候,作为示范班成员,配合教研室为外国留学生进行装备操作演示教学,有机会接触了来自好几个国家的军人。其中,最特别的当属科威特军人。他们生活待遇最高,不算其它补助,人均每日生活补贴超过100美元。故尔,他们是唯一吃住不在学院外训系的,而是在当地包下了一座五星级酒店的一层楼;是唯一不用全天训练的,只在每周训练五天,并且每次是上午训练两小时就返回酒店;是唯一每次到训练场都无人带队的,三三两两就来了,有的还边走边吸烟。他当时想,难怪1990年伊拉克攻入科威特时基本上是长驱直入,没有遇到一点点像样的抵抗。这种养尊处优的军队,能打仗吗?

  另一件是2006年初,他担任连队指导员时,到某政治学院参加培训。有一堂课,教员安排围绕部队建设的现实矛盾问题交流发言。来自全军各个部队的人陆续作答,对于一些问题甚至不乏尖锐之辞。教员的忧虑溢于言表:“大家对部队看法不少啊,万一打起仗来怎么办?”言外之意大家都听懂了,课堂一下子安静起来。然而,一名学员站了起来:“虽然部队并不完美,但谁能没有一些不足呢?部队主流没有变,军人血性没有变。一旦有战事,我们依然会义无反顾奔赴战场。因为,我们身上穿的是军装,这是我们作为军人的天职。”紧跟着,其他学员争相起立,倾诉着为国不畏战的肺腑之言,教员听后也不禁为之动容。

  从这两件事中我深深感受到,一支没有血性的军队,是不可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而尽管30多年未经战争了,但中国军人的血性从未泯灭过!

  如果没有血性,那么谁能解释万家灯火时,面对肩负神圣的使命,这些最可爱的人舍弃小家,去守卫着祖国的陆地、天空和海洋?

  如果没有血性,那么谁能解释98抗洪时,面对滔滔洪魔的肆虐,百万大军用血肉之躯捍卫长江大堤,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

  如果没有血性,那么谁能解释汶川地震时,面对陌生复杂的地形,为了尽快打通灾区的通道,那15名空降兵从5000米的高空一跃而下?

  如果没有血性,那么谁能解释长江沉船时,面对水下被困的群众,90后潜水员官东把救生装备给群众穿上,而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如果没有血性,那么谁能解释海外维和时,面对生死考验的环境,维和官兵坚守岗位认真履职,甚至有战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如果没有血性,那么谁能解释所谓的南海“仲裁”时,面对前来挑衅的航母战斗群,我三大舰队集体亮剑,用不惜一战的决心迫退强敌?

  如果没有血性,那么谁能解释到了退伍时,面对即将离开的军营,退伍兵们仍然胸怀报国之志,作出“若有战,召必回”的庄严承诺?

  这些年,面对网上一些污蔑革命先辈的丑恶言论,我也曾愤慨过;面对军人优先问题被炒作时,我也曾无奈过。但我始终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理解支持军队和军人。

  我那位军人朋友,常常会被不同人询问同样的问题:“你们军人,还敢打仗吗?”“这支军队,还能打赢吗?”在回答时,他往往不会去讲“辽宁号”、歼20、东风“快递”什么的——这些年,军队武器装备不断升级换代,不少还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些有目共睹,无需多言。他更多的是告诉我们: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在人!这支军队在炮火硝烟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上甘岭精神、老山精神……代代相传,已注入了官兵的灵魂血脉,是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捍卫领土完整,守护岁月静好,中国军人会在强军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寻究寻境 西征网专栏作家)

注:本文是西征网独家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西征网,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

责任编辑: Jenny
扫一扫 关注西征网

扫一扫 关注西征网

西征网 xizhengw.com

感谢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注:手机浏览器不支持微信支付。如需使用微信支付,请先将文章分享到微信,再打开文章进行打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