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原创 >时事评论 >浏览文章

导读
最是书香能致远。不管怎么说、不管怎么读,有些道理看似简单浅显,可需要领导干部终生去体味,去感悟,去践行。

  今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4月14日,安徽省图书馆“优秀书刊漂流阅读”活动走进阜阳九中,为这里的师生赠送了最新图书1000册,并在九中设立漂流专柜,让优秀图书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营养品。(4月17日《颍州晚报》)

  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当今社会已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领导干部不仅要爱读书,而且要善读书、读好书。学习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领导干部读书不能读死书,要创新读书方法,做到修心求知,掌握未来,真正做到会读书、读好书、读用书。

  可随着互联网对传统纸质阅读的强烈冲击,工作忙、没时间、压力大等成了不少领导干部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不善学的借口。殊不知,不愿读书学习,往往导致不少领导干部在开会讲话时,书写材料是错字连篇,借用典故是张冠李戴,引用词汇是词不达意,台上几十分钟的讲话,闹腾得台下前仰后合,弯身俯地,洋相百出。

  领导干部不愿读书学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平时在开会讲话或上党课中,每每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地丰富人们的视听享受时,听会人的脸上露出的是如痴如醉的神情,这是多么的无比自豪,是学习阅读使得有些领导干部有了积淀和知识的泉源。

  习近平总书记曾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坦言:“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并列举出读书的“三让”好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李克强总理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回信,强调读书的双重意向:“读书不仅事关个人修为,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准,也会持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并希望该书店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现实生活中,有人热衷于追名逐利,不思灵魂之升华;“八小时之外”喜欢吃喝玩乐交朋友,任光阴流逝;有的则迫于工作和生活压力,饱受劳碌奔波,无法分配足够的精力静心阅读。当一颗又一颗宁静的世俗之心滑向喧嚣、浮躁和急功近利时,读书学习,不再是一种休闲和享受,不再是一种爱好和兴趣。读书学习,却多了一份勉强,少了一份愉悦;多了一份无奈,少了一份渴求;多了一份世俗,少了一份理性。殊不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明智、能长见识、能学习经验、能净化心灵。

  最是书香能致远。不管怎么说、不管怎么读,有些道理看似简单浅显,可需要领导干部终生去体味,去感悟,去践行。另外,让读书成为新常态的同时,还要在自己的任期内努力打造“书香社会”,推进读书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基层、进家庭,让更多的人去品味读书乐趣,体验读书喜悦。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逐渐成为干部群众的工作需要、生活习惯和精神时尚。否则,就会退步落伍,就会产生本领恐慌,甚至有“被”书本淘汰的危险。

注:本文是西征网独家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西征网,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

责任编辑:静静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