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原创 >时事评论 >浏览文章

导读
81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81年后,歌词中透出的悲壮仍令人动容。此歌虽词曲作者不详,但却是当年讴歌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战歌,与卢沟桥一起,成为中国人民威武不屈、拉开全民抗战序幕的标志和象征,也成为我们今天了解抗战历史、学习抗战精神的珍贵文化史料,同时启示我,勿忘国耻,须以文化立本,增强文化的记忆十分重要。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

  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

  卢沟桥!卢沟桥!为国争光在此桥!

  这是作于“七七事变”之后的《卢沟桥歌》。81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81年后,歌词中透出的悲壮仍令人动容。此歌虽词曲作者不详,但却是当年讴歌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战歌,与卢沟桥一起,成为中国人民威武不屈、拉开全民抗战序幕的标志和象征,也成为我们今天了解抗战历史、学习抗战精神的珍贵文化史料,同时启示我,勿忘国耻,须以文化立本,增强文化的记忆十分重要。

勿忘国耻,当牢记文化抗战的力量。由《卢沟桥歌》,想到如雷贯耳,声震中华的《大刀进行曲》,想到令人鼓舞、精神振奋的《义勇军进行曲》,还有《在太行上》,以及《吕梁英雄传》,后来许许多多的抗战文学、电影等等,很多虽是后来创作,但大多根据的都是真实的史料记载。中国的抗战为什么能够轰轰烈烈,把侵略者葬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关键是当初就有一大批的文化抗战之士,创作了大量激情振奋的抗战文艺作品,成为鼓舞广大抗战军民奋勇杀敌的冲锋号角,凝聚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今日犹珍贵。

勿忘国耻,当发挥文化记忆的功能。抗战的烟云已散去,但如何才能让昨天的记忆深刻不忘?无疑,文化记忆更重要。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被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还有“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各地许许多多的抗战纪念馆,等等,以固定的平台、丰富的史料,真实地记录中华民族的抗战历史,真正让抗战历史成为了一部教科书,让我们常读常新,永不相忘,从侵略者的惨无人道中牢记耻辱、强化民族复兴的意识,从军民的抗战中不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

勿忘国耻,当注重文化传续的作用。要让我们的江山千秋万代,就要让民族历史代代相传,特别被世界列强、被日本法西斯蹂躏的苦难历史,决不能在后人的记忆中消失。作为侵略者,日本军国主义却在复活,他们通过修改教科书等,竭力否认战争、美化侵略,甚至把自己说成是战争的受害者,这也恰恰提醒我们,勿忘国耻,更需搞好文化教育的传续,要从中小学教育开始做起,让子子孙孙,勿忘国耻,牢记抗战历史,更记住我们坚韧不屈和民族团结抗战的精神,让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永续。

勿忘国耻,文化是最好的记忆。一切仇视我们民族、企图颠覆我们的社会者,无不寄希望于颠覆我们的民族文化历史,抹黑我们的历史,抹黑我们的英雄,可以说是丧心病狂,不择手段。还有,这两年的“精日”事件屡屡发生,也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七七事变过去81周年了,时间弥久,愈加需要文化记忆的坚固,勿忘国耻,须以文化立本,文化立起来,民族、国家才能强起来。(贾合祥 西征网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伊伊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