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永远勿忘“九一八”
“九一八”是何日子?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年的9月18日,就在“九一八”事发地沈阳的一个广场上,就在高大的“九一八”纪念碑下,纪念塔上赫然写着“勿忘九一八”的字样,“九一八”事件发生的时间及相关情况,写得一清二楚,但电视台记者在纪念塔下采访活动的人们,居然有青年不知道“九一八”是一个什么日子。
今天,如果再问一些青年人,“九一八”是什么,恐怕很多人只知“就要发”,是黄道吉日了,所以,今天的人们,很多都会选择在此日办婚庆等喜庆事宜。但“九一八”的历史,实在不应该被每个中国人所忘记: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我们祖国的寸寸河山,如秋风扫落叶般留下满目的疮痍,流离失所的同胞在沦陷的国土上苦苦挣扎,一片片沃土染成了腥红的血色。短短4个多月,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沦为亡国奴。“九一八”事变不仅是中国人民永远的伤疤,也是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痛。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时隔87年,今天再听《松花江上》这首歌,仍能深切感受到悲愤之情!当你听着这首悲歌,感受一下87年前,东北三千万父老流离失所的情景,还会说“九一八”就是“就要发”,就是什么黄道吉日吗?
我们回顾下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晚上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经过长时间的密谋和精心策划,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然后,栽赃嫁祸于中国守军,并以此为借口,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烈攻击,炮轰沈阳北大营和兵工厂。遗憾的是,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当时,日本在华兵力只有几万人,而二十多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却一枪未发,退入关内,仅4个月时间,美丽富饶的东三省就全面沦陷,三千万东北父老流离失所,沦为了亡国奴。
正是因为有了“九一八”中国军队的“不抵抗”,才让日本军国主义野心日渐膨胀起来,最终导致了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同样卑劣的手法,在卢沟桥畔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从此,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全面开始,当然,广大中国人民由此也觉醒起来,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最后,我们终于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但14年,我们为之付出了几千万军民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国富民强、和平幸福,实属来之不易。但日本军国主义的恶行惨不忍睹,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却是深重的,前所未有,岂能忘记?
今天,有目共睹,日本右翼势力在极力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修改教科书,废除和平宪法,日本军国主义磨刀霍霍,在复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但在我国钓鱼岛闹事,近日,居然还到南海我们的家门口刷“存在感”,面对此,我们的国人岂能忘记“九一八”,将“国耻日”当作“就要发”的黄道吉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中华民族自古爱好和平。然而,和平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想一想今天纷繁复杂的世界,战火不断,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军事入侵,贸易大战,让很多地区和国家的人民饱受苦难。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西方势力对我国的威胁遏制更是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又岂能安之泰然、忘记“九一八”?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勿忘“九一八”,不忘那段悲惨的历史,当然我们不是牢记仇恨,而是要更加珍惜和平,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今天,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要让我们的人民安居乐业,永享安康,“九一八”就不能被遗忘。勿忘“九一八”,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抗战革命先烈的尊重,也是为了以史为鉴,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富强,实现永久和平。(贾合祥 西征网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主角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