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委内瑞拉局势从单纯的国内经济问题演变为国际地缘政治角逐以后,舆论对马杜罗政府的前途命运多数报以悲观情绪,虽然在政权的合法性上获得中俄的支持,但在马杜罗的去留问题上,中俄未必会有实质性的支持动作,理由是中俄的军力无法投送到南美。
如果大家都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俄罗斯不但会谴责西方对反对派的支持,还会武力介入委内瑞拉事务,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特朗普政府宣布暂停履行“中导条约”,给了普京在委内瑞拉部署中短程导弹的绝佳机会。
美国以俄罗斯没有履行“中导条约”为由,宣布暂停履行该条约。特朗普意图很明显,希望通过退出“中导条约”,挑起俄欧之间矛盾,从中渔利。
美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后,以俄罗斯军事威胁为由,在欧洲重新部署进攻性武器。如果俄罗斯采取反制措施,将进攻性武器对准欧洲,北约必然会采取对等措施加强武备。一旦军事对峙局面形成,特朗普就会以此敲诈欧洲,索要1500亿美元驻欧军费支出。有了这笔横财,特朗普就没有必要继续纠缠国会批准美墨边界筑墙经费了。
俄欧关系恶化,欧洲对美国的依赖会进一步加大,特朗普就会趁机对欧整合,深度介入欧洲事务,欧盟的作用会严重削弱。
欧洲军的建设问题、欧中自由贸易协定问题、欧元的国际化问题等等,事关欧洲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问题,都将被美国一一掌控。
欧洲是俄罗斯能源的重要出口市场,一旦欧洲再次被美国控制,俄罗斯输欧能源进程将被掐断,这将直接影响俄罗斯的经济复苏,欧洲将被迫从美国手中进口高价石油。
俄欧都不希望被美国利用,但主导权不再自己手中,欧洲唯一能做的就是煽动民粹主义,阻止美国在欧洲部署进攻性武器,俄罗斯尽量避免将进攻性武器对准欧洲。
俄罗斯不将进攻性武器对准欧洲,但不代表美国不会将进攻性武器对准俄罗斯。因此,俄罗斯需要以暴制暴,将进攻性武器部署在美国后院,委内瑞拉局势给了俄罗斯一个绝佳机会。六十年代古巴导弹危机差点儿触发了核大战。如果此次美国在欧洲部署进攻性中短程导弹,俄罗斯一定会在委内瑞拉部署同类型的进攻性武器。俄罗斯这样做有如下好处:
1、避免俄欧关系被美国利用。
如果美国在欧洲部署进攻性中短期导弹,俄罗斯完全没有必要对欧洲以牙还牙,部署相应的导弹防御系统即可。这不是示弱,而是从俄欧关系大局出发,避免俄欧矛盾激化。
即使俄罗斯将导弹瞄准欧洲目标,也威慑不到美国的根本利益,反而让俄欧关系蒙上一层阴影,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遏制美国向俄罗斯本土发射导弹的最好方式,是将导弹对准美国本土的高价值目标。而俄罗斯现有的中短程导弹根本打不到美国本土的核心区域,只有在委内瑞拉部署相应的进攻性武器,才能遏制美国在欧洲部署进攻性武器的冲动。
2、巩固拉美反美势力阵营。
中美洲左翼政权有反美的传统,如果委内瑞拉的马杜罗政府被推翻,古巴、尼加拉瓜、厄尔瓦多、玻利维亚的现政权很快会陷于窘困。
马杜罗政府一直用丰厚的石油收益支援上述国家,委内瑞拉一旦变天,拉美的政治格局将发生连锁反应,保马杜罗就是保拉美的反美势力。
3、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
美国在欧洲部署中短程进攻性武器,将直接迫使俄罗斯在委内瑞拉部署同类进攻性武器。如果美国不想造成新的冷战格局,最好回到谈判桌上,重新遵守“中导条约”。
美国支持委内瑞拉反对派领袖瓜伊多,给了俄罗斯一个反制的绝佳机会,无论接下来特朗普是否同意马杜罗的和谈请求,俄罗斯深度介入委内瑞拉事务的条件已成熟。
二、武力介入委内瑞拉局势,有利于俄罗斯争夺石油定价权。
俄罗斯石油产量稳居世界第一,2018年日均产油1127万桶,相当于年产量5.56亿吨。在15个石油输出国和俄罗斯等10个非欧佩克石油国家中,俄罗斯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却没有石油定价权,这是极为不合理的。
俄罗斯武力介入叙利亚危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除了地缘政治需要以外,争夺石油利益,阻止美国将欧洲纳入由其主导的石油供应体系。欧洲是俄罗斯能源的传统出口市场,叙利亚失守,中东廉价的石油将通过叙利亚港源源不断输往欧洲。因此,出兵叙利亚除了维护输往欧洲的石油利益外,还可以搅乱美国的基本盘,推高国际石油价格,为俄罗斯经济复苏服务。叙利亚危机让欧洲和中国在能源进口上成功绑上了俄罗斯战车,世界原油需求三大市场,俄罗斯独占二份。
与此同时,原油生产大国中的伊朗、叙利亚、利比亚、卡塔尔与俄罗斯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利益共同体,如果委内瑞拉也倒入俄罗斯怀抱,俄罗斯在石油定价权的争斗上又进了一大步。委内瑞拉和伊朗在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中拥有很高的话语权,掌握了这两个国家,就可以对国际价格发号施令。
一旦由俄罗斯主导的石油输出体系形成,石油美元的命运就会终结,事实上这种格局正在形成中,虽然SWIFT被美国控制,等到俄罗斯主导的国际资金清算系统建成,石油美元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就目前俄罗斯的技术实力而言,建成全球范围的结算系统可能性不大,但是俄罗斯可以拉中国入伙,借助中国的CIPS系统,利用其强大的全球数据输送能力和24小时不间断清算服务,将石油结算锚定人民币,美元霸权就会终结。
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危机后不久,国际油价又重新回升到每桶80美元,油价的上涨,让俄罗斯经济迅速恢复元气。
为了打压油价,通过代理人战争拖垮俄罗斯。
2018年,美国突然宣布,已经掌握先进的页岩油开采技术,目前已勘探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占全世界第一,并宣布成为石油净出口国。为什么在美俄叙利亚争端的关键节点宣布上述消息,有三大意图:
1、美联储加息收缩全球流动性,如果黄金、石油等避险产品价格持续高企,境外的避险资金就不会流向美国本土配置美元资产,转而会投向石油、黄金市场。因此,必须将石油价格打压下来,才能合理引导美元资本回流美国本土,为美国的财政赤字买单。
2、特朗普多次要求沙特等石油输出国组织将油价打压下来,遭到欧佩克其它产油国的反对,美国利用沙特和卡塔尔之间的矛盾,怂恿卡塔尔退出石油输出国组织,试图解散该组织,手法类似怂恿英国脱欧。同时,策划卡舒吉被杀事件,挟持沙特王室,迫使增加石油产量,压低油价。
3、低油价可以恶化俄罗斯、伊朗的财政赤字。抑制伊朗对哈马斯、真主党、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什叶派的支持,抑制俄罗斯对中东事物的深度介入。
基于这种背景,美国宣布掌握了先进的页岩油开采技术,从2019年开始大规模开采页岩油。美国释放这样的信息,除了打压国际油价以外,同样是在安抚国内主张对叙动武的鹰派。美国已经失去了统御天下的能力,武力介入中东事务,只能加速其霸权的消解。
有资料显示,美国页岩油采矿成本每桶约60美元,国际油价低于60美元,意味着美国无法通过开采页岩油获利。一旦石油定价权被俄罗斯掌握,数字“60”就是美国的生死线。
为了石油的定价权,面对委内瑞拉危机的历史性机遇,普京绝对不会错过。
三、武力介入委内瑞拉局势,符合中欧的战略利益。
从全球地缘博弈的战略态势来看,中俄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背靠背关系,双方谁也离不开谁,任何一方的背叛,都会给美国以各个击破的机会,最终会唇亡齿寒。
美国利用“中导条约”挑拨俄欧矛盾,利用“印太战略”围堵中国。在中国军力还不能全球送达的时候,需要俄罗斯军事介入热点地区,形成对美国的掣肘,以缓解美国对我们的战略压力,延迟战略机遇期,闷声发大财。
中欧大量资金的注入,让俄罗斯军工和农业快速恢复,出口结构的多元化,让过度依赖石油财政的俄罗斯经济出现复苏的迹象,种种现象表面,俄罗斯对叙利亚危机的介入,不断没有拖垮俄罗斯经济,反而让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和能产品出口收益急剧增加。
没有中欧的支持,俄罗斯就不会有今天,中国需要俄罗斯对美国形成战略牵制。欧洲需要俄罗斯帮其解开美国套在其脖子上的枷锁。因此,中欧不断通过原油进口向俄罗斯补血,俄罗斯通过不断挤压美国的战略空间,以换取中欧的支持。
天下苦美已久,历史需要普京这样的人物来担任反美先锋,一旦美国陷入委内瑞拉泥沼,美利坚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等到中国军力能够投送到美洲的时候,一个新的千年和平就会来临
责任编辑:主角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