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2019-03-15新华网)
李克强总理会见中外记者,作为全国两会的“压轴戏”,格外引人注目。两个半小时,总理回答了中外记者17个提问。无论国际事务,还是国内民生,问题无不尖锐,但总理的回答,从不回避问题,都是掷地有声,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精神。特别在民生方面,充分体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让人记忆深刻、最感动的一句话当是:民生本身就是天大的事情。
有记者问到,近几年中国政府一直在着力改善民生,但是在民生领域也会听到一些抱怨。明年就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除了脱贫之外,民生领域我们能有哪些实实在在的期待?政府对解决民生问题究竟是怎么考虑的?总理回答到:你问的问题很大,因为民生本身就是天大的事情,要做的事情很多。
的确,记者提的问题很大。作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每一件被人们广泛关切的事情都在总理的心中,总理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持续地改善民生,抓住民生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一件一件去做。现在大数据显示,一老一小的问题,就是养老服务、托幼服务有困难。这个确实应该引起我们更高的重视。”
“一老一小”,即60岁以上算的2.5亿老龄人和上亿人的6岁以下儿童,这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这次两会的热点问题。总理坦诚地回答记者说,对“一老一小”的服务问题涉及到绝大多数家庭,但是我们这方面的服务供给是不足的。如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以后,托幼难更突出了。养老机构现在能提供的服务,每百人只有三个床位。敢于直言问题,恰恰是对人民最真诚的负责,所以,面对“一大一小”的难题,总理也讲到,我到一些地方去调研,发现已经有好的经验,就是重点发展社区的养老托幼服务,这样可以做到就近可及、普惠公平,只要安全可靠,大家是欢迎的。
关于民生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中还讲了很多,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如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升大病保险报销标准,对重点人群保障就业、确保不出现零就业家庭;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关系到千家万户和每一个国民的问题,“小事”不小,成为党和国家和总理眼中天大的事情。
“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在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团组,讲话中始终紧紧围绕着“人民”二字。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民生问题也占了很大的篇幅,从共和国的部长们到两会参政议政,无论在提案建议、讨论中,还是在两会“三大通道”上,无不关注民生,无不体现出“民生就是天大的事情”。
现在,全国两会已经落下帷幕。但关于民生的“声音”还在回荡。问题已经明确,目标已经确定,关键就是要把两会对民生问题的关切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行动中。“民生就是天大的事情”,当然民生问题不能只靠总书记、总理的高度重视和两会代表委员的关切,更须全党全国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同心同德,一起来抓好落实,确实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这样,才能确实一件一件地去做好,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贾合祥)
责任编辑:主角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