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原创 >时事评论 >浏览文章

导读
老百姓常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还必须加上“小小口罩”,否则还真出不了门。

  老百姓常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还必须加上“小小口罩”,否则还真出不了门。

  由于突然爆发的呼吸道传染疾病——新冠肺炎引发的全国疫情,一枚“小小口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国人关注和牵挂。

  1

  2月4日,在备受关注的“武汉市防疫应急物资储备仓库违规发放口罩”事件中,3名官员被处分。之前,引发网民热议的“上海某市场监管干部在药店搬走整箱口罩”事件也有了交代,原来是发给参加抗击疫情一线执法人员使用。海风观察(微信公众号:海风观察)认为,除了广大医护人员外,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公职人员同样需要做好防护,否则谁来领导、组织和具体承担艰巨繁重的抗击疫情任务?

  但上述两起事件备受关注,其实背后折射的是,人们担心在防控物资紧张的情况下,一些人滥用公权力,造成资源分配不公。对公众的担心和质疑,政府部门应虚心接受,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予以认真对待,并切实引以为戒。口罩承载着民心,“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为民争利”还是“与民争利”,越到关键时刻,越到危急关头,越是真正考验。

  2

  眼下人们如此热切关注口罩,“小小口罩”成了人们生活的急需品,主要在于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口罩已经成为大众防疫的重要手段,是个体守卫生命的关键介质,也是人们战胜疫情恐惧的“心理依靠”。从这个意义上说,口罩已经从平时的常规物品,变成了疫期的战略物资。

  药店断货、网店脱销、代购也买不到面对疫情,民众对口罩的需求量大增,“口罩荒”问题愈发凸显。不少人感到困惑的是,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业大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到世界产量近一半,为什么会出现“一罩难求”现象?

  这就需要算笔账了,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口罩产能约为每天2000万只,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50多亿只。虽然数量庞大,但中国人口多,如果一只口罩不出口,分给14亿人,每人4只左右,再去掉出口的一大块,那就更少了,因此中国人均口罩拥有量本身就不富裕。

  如果一旦遇到重大突发疫情、环保生化等危机,口罩的供应就会显得捉襟见肘。这次新冠疫情来得非常突然,随着疫情蔓延,口罩的需求量呈爆发式增长,现在人人都要用,而且还要更换,加上疫情中人们的恐慌性购买,因此口罩供需矛盾就显得相当突出。

  此外,口罩生产有一个解析消毒的流程要求,一般需要半个月。也就是说,大年初一加班生产的口罩,要到正月十五才能上市,以此类推。

  因此,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目前口罩短缺是普遍现象。而在农村,更加不容乐观。2月10日,随着各行业的全面复工,口罩需求量会进一步扩大。按照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国内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合计就业人口5.33亿人,若是全面复工,按每人每天一只口罩计算,至少每天需要5.33亿只口罩。

  更令人不得不担忧的是,目前全国2亿多大中小幼儿园还没有开学。如果在疫情得不到有效遏制,开学后对口罩的供应又将是巨大压力。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根据疫情发展形势,明确2月底前不开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暂时缓解了口罩压力,但必须未雨绸缪。

  3

  解决疫情时期口罩难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在于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在“拐点”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最关键的措施在于有效扩大供给。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虽然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取得疫情防控的最后胜利,但要有长期作战的底线思维,不能有丝毫侥幸。宁可备而不用,绝不能用而无备。要把疫情形势想得更加严峻一点,把口罩生产安排得更加充足一些。要依靠自力更生。外援是应急之策,但进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或组织能够满足14亿中国人的口罩需求,而且疫情发生以来,全世界的口罩都短缺。

  世界卫生组织2月7日就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世界正面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的长期短缺,目前的需求量是正常水平的100倍,而价格则是正常水平的20倍以上,个人防护用品已累积4-6个月的订单未完成,口罩和呼吸器的全球储备已无法满足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的需求。

  要尽快形成强大生产能力。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为了解决口罩难问题,中国政府迅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增产扩能的措施,包括政府承诺疫情过后富余口罩统一收购储存、贴息贷款、投资补贴等,这些措施的积极效果正在呈现出来。

  目前除了口罩生产企业、医药公司在加大马力组织生产外,全国新增了约3000多家“口罩公司”,其中很多是跨界生产口罩,比如中石化、中国化工以及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等,预计到2月底每天能生产各类口罩1.8亿只。但缺口依然不小。

  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急事的优势,进一步加大生产投入,优化生产布局,落实财税金融、政府收储等政策,解决原料、生产设备、用工等困难,促进尽快形成强大生产能力。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口罩供应量的不断加大,“一罩难求”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要合理引导民众。2月11日上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指出,“这一次对口罩等防疫物资的需求是突然爆发的,说实话,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支持这么大的突发需求,以全世界目前的产能,实际上供需之间是存在很大的硬缺口的。必须从需求端想办法、下功夫。”海风观察认为,这位司长的发言是实事求是的。

  在疫情“拐点”没有到来、产能扩大尚需时间的情况下,口罩短缺还会延续一段时间。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应合理引导预期,说明“口罩难”的原因和正在解决的措施,让老百姓有正确的预期和判断,引导大家共克时艰。

  过去一段时间专家们有关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的建议,当然是最科学最有效的,但实事求是地说,现阶段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不是不想换,而是无罩可换。所以要引导民众节约使用口罩,提高使用效率,甚至在应急情况下自制口罩,海风观察认为,虽然自制口罩达不到一般医用口罩的防护效果,但有总比没有好,也能起到一定的降低飞沫播散的作用。当然更重要的是,呼吁大家不要囤积口罩,要把N95口罩留给最急需的医护人员使用。最近,多地要求公职人员不得佩戴N95口罩,就是要把有限的资源放在最有效的地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要把口罩等列入国家战略储备物资。通过这次疫情大家看到,在非常时期口罩已经不是普通的生活用品,而是事关生命安全的战略物资。因此,海风观察建议把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列入国家战略储备物资清单,要立足中国14亿人口这个基本国情,科学研究制定储备规划,做到平时防疫情、战时防生化。

  要加强国家战略物资宏观管理,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形势,优化储备物资品种结构布局,确保国家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4

  前不久召开的最高会议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会议强调,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要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提升储备效能,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

  显然,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之策,中国有着清醒的认识与研判。海风观察坚信,只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中国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也一定能通过这场战“疫”,进一步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责任编辑:春风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海风观察

西征网专栏作家

西征网专栏作家

入驻时间:2020-04-20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