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原创 >时事评论 >浏览文章

导读
一支军号,嘀嘀嘀哒嘀的声音,把许多美国人都吓破了胆。

直到今天,美国人搞不明白,为什么当年没法打赢志愿军?


1950年,他们是二战的胜利者,是“自由世界”的领袖,是世界上最强的工业国,他们拥有地球上最强大的武装,他们可以每天把上万发炮弹倾泻到志愿军的阵地上......可就是打不赢。


“联合国军”的总司令换了三任,从麦克阿瑟,到李奇微,再到克拉克,前两个都是世界战争史的“名将”,但他们没有能力消灭对面那支武器落后、营养不良、缺乏飞机、大炮和后勤补给的“农民”。


他们更想不通的是,到了1953年,志愿军居然可以从吃不饱饭,到可以保证一日三餐,他们把坑道修成了四通八达的“地下长城”,他们居然可以从火力缺乏,到可以对美军进行“火力覆盖”,甚至连志愿军的飞机,都有了600多架......志愿军居然“越打越强”,战线还不断向前推进。


微信图片_20201024153912.jpg


而美军,居然开始陷入后勤补给不足的境况。


战争不只是拼武器、拼钱、拼装备,这些当然至关重要,但“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最关键的因素。同样是一群中国人,百年来受尽屈辱,但到了朝鲜战场上,他们就能击败地球上最强的武装力量,逼迫他们在不能取胜的停战协定书上签字。


毛主席说过:“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组织起来的人民,是天下无敌的,如果你认真看过战史,就会知道,志愿军战士的觉悟、意志力、战术水平,就是当时世界一流的,堪称轻步兵的巅峰,说“人均战神”,都不为过。


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第二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曾经写道:


“中国部队很有效地隐蔽了自己的运动。他们大都采取夜间徒步运动的方式;在昼间,则避开公路,有时在森林中烧火制造烟幕来对付空中侦察,此外,他们还利用地道、矿井和村落进行隐蔽。”


“每个执行任务的中国士兵都能做到自给自足,携带由大米、豆类和玉米做成的干粮(做饭的火光会暴露自己的位置)以及足够的轻武器弹药,因而可以坚持四五天之久,根据战斗发展的情况,他们或者得到补充,或者撤至主要阵地,由新锐部队替换他们。中国人没有留下一点部队运动的痕迹,所以,统帅部怀疑是否有敌人大部队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对大量明显的证据采取视而不见的做法,还不只是统帅部一家。迅猛而突然的打击接踵而至,以至于很多部队还未弄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打垮了。”


美国人在《最寒冷的冬天》一书中写道:美军最害怕的,是志愿军的冲锋号声,它像一个幽灵一样在美国士兵脑子里回荡,以至于大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总觉得白雪和密林深处,会杀出无数的志愿军战士。



一支军号,嘀嘀嘀哒嘀的声音,把许多美国人都吓破了胆。

美国陆军上将李奇微在《朝鲜战争回忆录》写道:


“许多美国人第一次听到中国军号的啸鸣,这种铜号看上去就象足球赛巡边员用来表示犯规的喇叭,其粗野的音调夹杂着发狂的吹哨声,似乎在通知新的战斗阶段的开始。”


“这是一种铜制的乐器,能发出一种特别刺耳的声音。在战场上,她仿佛是非洲的女巫,只要她一响起,中共军队就如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扑向联军。每当这时,联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守卫在孤零零的碉堡(碉堡四周堆放着沙袋,设置着铁丝网,可以在各个方向上对付敌人的攻击)中的士兵往往吃惊地发现,敌人在夜暗中已悄然无声地出现在我方阵地上,还常常发现,四、五个穿着胶底鞋的中国人已不声不响地潜入他们与前哨警戒线之间的地带。这时,信号弹就会从敌人战线那边升起,疯狂的军号声就会把我方哨兵吓进碉堡,几乎来不及发出口令,战斗就打响了。”


他哀叹到:“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精神战,这种精神战我们后来既熟悉,又头疼。”


确实,从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解放军,再到志愿军,只要冲锋号一响,我们的战士就会一往无前地冲向对方阵地,决一死战,美军算得上是比较坚韧的对手了,解放战争的时候,只要冲锋号一响,对面的国民党军队会成建制地崩溃。


在朝鲜战场上,冲锋号曾经建下了一件“奇功”。


1950年12月31日,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第39军116师347团奉命在釜谷里阻击“联军”退路。为打通这条生路,“联军”特意派出他们阵营中“最能打”的英军第29旅皇家来复枪团来执行这个艰巨任务。这支部队是英军上百年来的王牌劲旅,号称未尝败绩,他们拥有重型坦克和大炮,在“联军”飞机的支援下,对志愿军发起猛烈攻击。


激战一夜,志愿军最重要的扼守公路旁的高地阵地,七连只剩下13名战士。所有干部都牺牲了,司号员郑起成了代理指挥员,13名勇士再次击退了英军6次进攻,最后所有人弹尽粮绝,只剩下7名伤残战士。最后子弹打完了、手榴弹扔完了,只能到敌人的尸体堆里去搜寻枪支弹药。


英军压了上了,7名战士端起刺刀,准备殊死一搏,这个时候,司号员郑起用尽全力吹起了冲锋号,“嘀嘀嘀哒嘀——嘀嘀嘀哒嘀——”响彻山谷。7个血肉模糊的战士,从战壕中一跃而出,决绝地向英军冲去!



蜂拥而上的英军,听到冲锋号声,竟然如同听到催命咒语一样,当场崩溃,全员亡命奔逃,连山脚下的坦克都落荒而走.......郑起靠一支冲锋号,居然让英军整个团溃散,堪称传奇。



郑起回忆说,那时候,他是抱着生命中最后一次吹号的念头吹响冲锋号的。


当然,志愿军中战斗英雄无数,传奇人物太多,一时数不清,但最为“智勇双全”的,当属刘光子一人俘虏63人的故事。


第五次战役中,我志愿军63军第187师561团,突破临津江后,于1951年4月24日,在雪马里地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对英军“格洛斯特营”的包围,格洛斯特营曾有150年的历史,该部队在1810年远征埃及的殖民战役中,因突出重围转败为胜,受到英皇的赏赐。从此,这个营的官兵,军帽上特许佩带一前一后两枚写着“陆军”的徽章,又称“陆军双徽营”。侵朝时,该营隶属于英军第29旅。因为平时训练极为严格,所以堪称“精锐中的精锐”,英军的“灵魂”。


4月25日,我第561团以猛虎下山之势,对被包围的这支英国王牌部队发起最后攻击。尽管训练有素的“格洛斯特营”不甘束手就擒,试图拼命抵抗,但他们哪里是勇猛强悍的志愿军的对手,一番激战后,英军很快被打得四处溃逃。


因雪马里地区方圆百里,再加上地形复杂,所以,我追击部队也不可能会集一处。这天中午,当二连志愿军战士刘光子,带领两名新兵冲到一个小高地上时,忽然发现山梁下面有“格洛斯特营”的一个炮兵连,100多号人乱糟糟地正准备携炮逃走。刘光子端起冲锋枪就是一阵猛扫,接着,他让两名缺乏作战经验的战士爬在大石头后面射击掩护,自己就一马当先冲下山去。


距敌人数十米时,刘光子迅速投出一颗“飞雷”,因这种在手榴弹上捆炸药的“反坦克手雷”威力巨大,一下就炸倒了一堆英军。此时,借着“飞雷”爆炸后产生的浓浓硝烟,他一边奋勇冲击、扫射,一边大喊:“一营向左,二营向右,给我冲!”此时,英军被打得晕头转向,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从天而降”的到底有多少志愿军。



当刘光子冲到英军阵地前,用战前学的那点英语大喊一声“缴枪不杀”时,没想到该连活着的官兵却无一例外地全部举起了手,表示愿意投降。刘光子思维敏捷,向空中“哒哒哒”扫了一梭子弹后,马上大喊“立即站队,集合!”。


当英军拥挤着站好队时,才猛地反应过来:原来对方才一个人!接着就有人捡起枪试图向他射击,说时迟那时快,刘光子一梭子就放倒好几个,剩下的吓得再也不敢反抗。接着,他就单枪匹马,押着这支长长的队伍往山上去,没想到刚走了一段路,又有一部分人要逃跑,他扔出一颗手雷,当时就炸倒了一片。并大喊:“别跑,谁跑我就打死谁!”


如此,刘光子一人打垮一个炮兵连,俘虏了63名英军。



刘光子被授予“孤胆英雄”称号。


1953年,当刘光子参加世界各国青年联欢的时候,斯大林亲自接见这位孤胆英雄,斯大林兴致勃勃问他:“你是怎么一次抓这么多英军的?”


责任编辑:水墨江南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