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份子,必须从“我”做起,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国家安全观念和法治观念,守好安全防线、守住法律红线,做国家安全的坚定守护者。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拧紧头脑中的“安全阀”。“平不肆险,安不忘危”。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各种矛盾、利益交织在一起,剧烈碰撞,各种安全隐患和风险挑战难以预知。只有人人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拧紧头脑中的“安全阀”,才能共同构筑护卫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份子,要有主人翁意识,明白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清楚维护国家安全,既是法律义务,也是法律底线,更是法律责任。国家安全事关保障人民利益,不能产生“与我无关”的错误思想,更不能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要勤加学习,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要做好防范,敢于对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说“不”,不当旁观者,不做局外人。
牢固树立法治观念,筑牢行为上的“防火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和任务,规定了国家安全的基本制度,覆盖了国家安全各领域的工作。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份子,要切实做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为准绳,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法治观念不牢,面对天上掉下来的“美色”和“金钱”就容易“上套”、“入瓮”,最终被不法分子利用,做违法乱纪之事,出卖国家利益。要自觉做到遵纪守法,不能有侥幸心理,否则面临的只有牢狱之灾。要时刻铭记“生命线”,分清“是非线”,筑牢“反间线”,不踩“高压线”。要明确哪些事当为,哪些事不可为,从管住自己、守护小家开始,自觉用点滴行动来维护国家安全。
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当好网络里的“守护者”。信息时代,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每一个公民来说,尤其是青少年团体,网络安全与自身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新时代公民,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知识学习,积极应对网络安全事件,做到防患于未然。每个人都是国家之盾,都是网络安全的“前沿屏障”。要人人筑起“防线”,筑牢网络的“安全屏障”,在网络安全上汇聚起“你我他”的力量,让“清朗”成为网络空间新常态。要加大网络安全宣传力度,让安全意识走进每一个网民的心里,让维护网络安全成为每一个网民的“自觉行动”。
责任编辑:搁浅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