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原创 >时事评论 >浏览文章

导读
马斯克又在自家的社交媒体上破防了。11月24日,他转发了一段来自中国的无人机表演,并配文“与此同时,一些傻子还在生产F-35这样的战斗机”,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个垃圾筐的图标,暗示这是个垃圾。

马斯克又在自家的社交媒体上破防了。11月24日,他转发了一段来自中国的无人机表演,并配文“与此同时,一些傻子还在生产F-35这样的战斗机”,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个垃圾筐的图标,暗示这是个垃圾。


骂完了马斯克似乎还不过瘾,11月25日他继续发帖大骂F35战斗机设计有缺陷且造价昂贵,是个愚蠢的项目,点明载人战斗机已经过时了。



让马斯克大破防的点是什么?我们一一来分析。

靠不住的F35战斗机

马斯克大破防的导火索是11月21日解密的一份关于F35测试的报告。这份报告源自美国国防部“作战测试与评估办公室”,是今年最新的对于F35战斗机的测试报告。报告洋洋洒洒共378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F35战斗机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用性低于预期”,简单地说就是质量靠不住。

在报告中提到,在测试现场“让四架F35同时起飞是个巨大的挑战”,简单地说就是能飞起来的飞机不多,测试样本不足,测试结果都“可能是无效的”。

其实,早在2018年美国国防部就要求将战斗机“任务能力率”提高到大于80%,“任务能力率”是指“飞机能起飞且执行任务的比率”。而在报告中,F-35展现出来的“任务能力率”低于70%,就这还是整体的数字,如果细看下图篮圈内F35的A、B、C三种型号的“任务能力率”就更为惊人,最高的也就是F-35C型,仅62%。


报告中还提到,F35战斗机B、C两种型号可靠性不足,在两次维修之间的飞行时间低于最低要求的1.5小时,仅为1.1小时,而且维修由其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垄断,有时维修时间高达9小时。


报告还对F35的物流成本进行了抨击,认为其陆基体积有问题,所需要的运输空间是美国常用的运输机C-17的两倍,这意味这要么得动用2台C-17,要么C-17运两次,成本太高了。甚至, B型机体积设计还太大,不能被部署在LHD/LHA6级两栖攻击舰上,造了以后用途也不大。

最重要的是,报告对F35的“隐形功能”提出重大质疑,称战斗机的隐形功能“难以观测”,所有F35-A型架次均由不合隐形规范标准的飞机执行,5架F35-B飞机中有4架飞机隐形规范标准不合规。

此外还有一些“小毛病”,类似于“枪不准”,“没有检测到飞机系统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等等,总之,就是质量不可靠。

对此,相关专业人士分析,F35的供应商多达1650家,质量的可靠性需要有极为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工业标准来支持,显然在这里,制造商的欠缺无所遁形。

史上最贵的国防项目

众所周知,马斯克最近刚刚入驻了“国防效率部”,正在大张旗鼓对美国所有的政府支出进行审核,F35这样的项目被盯上也情有可原。

F35项目启动于2001年10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得了这张梦寐以求的F35战斗机的开发合同。一眨眼23年过去了,其成本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7万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最贵的国防项目。

这里要谈到一个花絮。新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曾猛烈抨击F35项目“成本高昂,超支严重”,说波音公司的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和F35差不多,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吉姆.马蒂斯曾经受命对两款战机进行比较研究,但是结果没有被公布。

F35战斗机的售价也很惊人,A型售价为7800万美元,B、C型都超过1亿美元。按照马斯克的商人思维,这笔生意不合算,投入太大,单价太高,以后“带货”很难。

在这点上,估计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得恨死马斯克,所谓“亏别人不亏自己”,F35最大的买家其实美国政府自己,其计划到2044年购买超过2400架F35,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属于“赚疯了”。

对于F35这个项目,美国一些媒体很早就犀利地指出,在这种高度垄断、缺乏市场竞争、旱涝保收的环境下,企业缺少竞争约束,又怎么会遵循市场规律?

F35战斗机与未来发展趋势相背

这是马斯克最直接的“喷点”,他认为无人装备特别是智能化无人机蜂群才是未来发展方向。客观地说,作为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先驱者特斯拉的CEO,马斯克提这个观点是可以理解的,哪个商人不想在油水丰厚的美国国防领域分一杯羹。

但是,马斯克的观点也不完全是“欲加之罪”,他其实和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是一样的。


如果大家还记得,今年年中时帕帕罗嚣张地称美国可以用无人机、无人艇和无人潜艇让台湾海峡变成“地域景观”,为台独势力“提供点小型无人飞机和基站”就能解决台海问题了。

然后,他就被中国啪啪打脸。5月和10月中国的“联合利剑-2024”军事演习,被帕帕罗称为“整个职业生涯中所见过的最广泛的空中、导弹与海上力量的联合行动”;刚刚结束的中国珠海航展,帕帕罗见识到中国海陆空全套无人设备,从大型无人机到智能化蜂群无人机,从履带式无人作战车辆到机器狼群,从隐形无人作战舰“虎鲸”到无人艇“鲨群”。

至此,帕帕罗改口了。11月19日,他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讲话时开始重新唱起“维持空中及海上优势”这种陈词滥调,话里话外都是承认中国的无人机攻防体系构建已碾压美国,那才能代表“未来发展的趋势”。

客观说,帕帕罗和马斯克其实都挺清醒的,美国政府“蒙住双眼”无非失去了与外部世界充分竞争和交流的机会,并不能保护自己。

美国工业链体系的脆弱才是真正的威胁

在这里,我们可能需要提醒一下马斯克和帕帕罗,以上不仅仅是“点错科技树”的问题,任何技术的跨越都取决于工业化生产能力和厚度,以美国现在工业空心化的现况来看,即使认清了发展方向恐怕也无可奈何。

11月25日,美国太空系统司令部司令菲利普.加兰特中将承认,“供应链挑战扰乱了美国的军事卫星计划”。他说,本来国防部只有传统的定制卫星项目,而现在美国太空发展局要发展“低地球轨道商业星座”项目,这种项目的转变需要“更多的零部件”,而单靠美国自己实现起来“非常困难”。菲利普.加兰特承认,这让他们“意识到了美国工业基础真正的问题,那就是监管不足、基础薄弱”。对此,美国防部也只能无奈回应“巩固国防工业基础的努力正在不断增强,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实际上,马斯克自己是个商人,他比普通人更有“体感差”,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马斯克企业的供应商遍布全球,享受了工业链全球优化配置的所有利好。可以感受到,他对中国无人机表演和美国F35项目的大破防展示的是深层的“生存焦虑”,美国政府可能得就此回答一个问题-“失去世界的美国到底是怎样的”。假设美国无法走出“小院高墙”,那只能面对“大院铁幕”,此类“生存焦虑”只会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小之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