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 >直击西方 >浏览文章

导读
联合国大会的安理会改革议题刚一摆上桌,日本又忍不住开始往“五常”靠。但这一次,中国的态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确,日本想挤进常任理事国,这条路已经彻底被堵上了。


联合国大会的安理会改革议题刚一摆上桌,日本又忍不住开始往“五常”靠。但这一次,中国的态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确,日本想挤进常任理事国,这条路已经彻底被堵上了。

日本又在打小算盘,中国直接当面泼了冷水

在联合国大会讨论安理会改革的时候,日本又开始往前凑。每逢这种场合,日本就希望把自己推到“应该给我一个位置”的角色里,仿佛只要开口够积极,就能让其他国家接受它的诉求。

这次中国代表傅聪的态度相当直接,没有铺垫,也不给日本留幻想。日本的表现让它根本不具备承担常任理事国责任的基础。尤其是近期有日本政客在台湾问题上发表危险言论,把本不属于它的事硬往自己身上套,这种动作早已引起高度警惕。台湾问题是中国自己的事,日本却拿来做政治表态,这种行为已经突破底线。

就在大会现场,中国连续提出几个尖锐问题。日本频繁在敏感议题上挑动气氛,靠这种方式塑造影响力,从根本上破坏了它自己宣称的“走和平道路”的形象。一个嘴上说和平,行动却不断制造紧张的国家,自然无法让别国放心。

安理会“五常”不是表演舞台,更不是谁喊得响谁就能进去。中国拥有否决权,日本不管做什么,只要在立场上继续踩红线,就不可能通过这一关。中国的态度摆得很清楚,日本的“入常”梦想根本没有现实基础,也没有未来可能。日本要的不是责任,而是地位,不是稳定局势,而是扩大话语权,这一点已经暴露得非常明显。


日本几十年的老问题,还没解决就想着往上爬

日本争取“入常”不是最近才开始的动作。联合国内部只要一讨论改革,日本就立刻把自己列入候选,并且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鼓动国际社会支持自己。这个想法至今仍然没有放下。

日本的理由很简单。经济规模大,财政贡献多,觉得自己理应拥有更高政治地位。但国际政治从来不是“多交钱就晋级”。安理会常任席位的形成本身就是战后格局、国际秩序以及现实力量的综合结果,而不是经济数字的比拼。

真正的问题一直都摆在那里,就是日本的历史问题。战争给亚洲多国带来的伤害不是一句轻描淡写的“已经过去了”就能洗掉的。日本社会和政坛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东躲西藏。不敢直面,也不愿承担。从课本内容到政客言论,从参拜争议到各种“模糊化”说法,日本始终不愿真正面对过去。

所谓“历史包袱需要放下”,其实是想让别人忘记,而不是自己承担。只要日本继续在这个问题上遮遮掩掩,它想争取的国际信任就永远不会真正到位。

同时,日本在安全政策方面的变化也让外界更加怀疑它的政治方向。所谓“集体自卫权”的扩展,已经让自卫队的角色发生本质变化。日本推动军事政策的速度加快,外界看得非常清楚,它正在靠近“军事国家”的道路,而不是继续“和平国家”的形象。

亚洲国家自然会警惕,日本这些年的做法,让它越来越难获得地区支持。连最基础的信任都建立不起来,想坐上“五常”的位置,就是痴心妄想。


日本的处境越来越尴尬,外部不信任,内部不断右转

如果按联合国改革讨论的原则,一个国家要想进入“五常”,既要维护战后秩序,也要获得地区国家的普遍认可。这两点日本都不符合。

日本国内的政治环境多年持续右倾,历史问题越说越含糊,涉外议题越谈越激进,再加上安全政策不断突破旧限制,使得周边国家对日本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尤其是面对高市早苗等政客的言论,外界从中看到的不是日本的稳定和成熟,而是风险和不确定。

亚洲国家普遍没有认可日本的准备程度。国际社会也担心,日本一旦进入“五常”,它的政治路线是否会继续受到国内极端力量影响。这种疑问一直存在,也没有因为时间推移而减少。

再看国际格局,日本在大国中的位置也并非如它自己想象的那么稳固。中国和俄罗斯的态度明确反对,而美国虽然口头上偶尔会给日本一些鼓励,但从未真正推动“日本入常”。原因很简单,日本进入“五常”的问题会牵动太多利益,没有国家愿意为日本承担这种代价。

日本自己也清楚,只靠经济规模无法改变这些结构性的限制。它越是用“财政贡献论”去争取,外界反倒越觉得日本是在“花钱买地位”,不在乎真实的国际责任。


日本不是没机会,而是自己把机会一脚一脚踢没了

如果日本真想走上更高的位置,它的道路不是争吵、不是喊口号,也不是频繁利用敏感话题制造存在感。真正能让它前进的,是历史态度的转变,是安全政策的稳定,是给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一个扎实的信号。但几十年来,日本在这些方向上的表现都不稳定。无论是历史态度,还是外交言论,甚至是最近的涉台问题,都暴露出日本很难承担关键责任。

中国这次在联合国的表态,其实就是把长期立场再次重申给全世界。只要日本不改变现在的路线,它就永远没办法进入“五常”。不是别人卡它,而是它自己走偏了路。

想成为负责任的大国,需要一步一步累积信任。日本这些年的行为,让它把本可以积累的信任反复消耗。外界怎么可能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把否决权交到一个不稳定、不自省、动不动就挑动敏感问题的国家手里。

日本想挤进“五常”的愿望不是不可以理解,但它选择的方式、释放出的信号,让它自己把未来的道路越走越窄。中国的态度就是现实的镜子,日本是否该清醒,那是它自己的选择。

部分素材来源:央视新闻、央广网、大河报

责任编辑:小真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