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001
P. 7
特别推荐
以延安来换取全国,充分表明了毛泽东在撤
离延安问题上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思维。正如毛泽
东后来所说:战争初期该顶的地方要顶,但是有
些地方也别顶得太久,有时要放,要使敌人感到
有味道,要使敌人取得点胜利,为了消灭它,得
放它进来。
美国女记者斯特朗就此分析说:对于中国共
产党人来说,延安已不是他们唯一的活动基地,
甚至也不是他们最重要的基地了。他们的战略已
一起,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其二,我不离 经延伸到整个华北和东北,已有成千个城镇和一
开陕北还有一个理由。胡宗南有二十多万人马, 千万农户欢迎毛泽东了。她进一步评论道:总的
我们只有两万,陕北的比例是十比一。这样我们 来说,共产党人是很镇静地谈论延安的。过去,
其他战场就要好得多,敌我力量对比不这么悬殊。 它是他们后退隐蔽之处,也是他们向外扩展的根
党内分工我负责军事,我不在陕北谁在陕北?现 据地。现在它已经没有经济和军事价值了。从战
在几个解放区刚刚夺得主动,我留在陕北,蒋介 略上考虑,撤离延安是有利的。他们相信把胡宗
石就不敢把胡宗南投入别的战场。我拖住“西北 南放进延安,在那里将他包围歼灭,所付的代价
王”,其他战场就可以减轻不少压力。18日撤出 要小一些。
延安前,他在接见保卫延安的新4旅团以上干部 撤出延安后,当斯特朗向毛泽东提及此事,
时又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 毛泽东这样回答道:如果你问是丢了它好还是守
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 住它好,当然是守住好。但是如果我们丢了它,
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 我们照样能过。为了民生和民族独立而打的人民
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拳头伸开,这样就便 战争不决定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最后的事实也
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将来人们会看到,蒋 正如毛泽东所讲,我们不仅收复了延安,同时也
介石占领延安决不是他们的胜利,而是背上了包 换取了全国的胜利。
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就要倒霉了。要告
诉同志们,少则一年,多则二年,我们就要回来,
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时任中央书记
处办公室主任的师哲也回忆道:“可否设法保住
延安而不撤退。毛主席说:你的想法不高明,不
高明。你知道吗?蒋介石占领了延安,他就以为
自己胜利了,但实际上只要他一占领延安,他就
输掉了一切。”
面临敌机的不断轰炸和越来越近的炮火声,
彭德怀劝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尽早撤离延安。毛 1949年美国政府发表的《白皮书》对国民党
泽东对此回应道:“我是要最后撤离延安的。”18 占领延安曾这样评述:国民党军队“攻占延安曾
日晚,毛泽东在炮声中从容地吃了晚饭,经彭德 经宣扬为一伟大的胜利,实则这是一个既浪费又
怀的一再催促,才坐上吉普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因为共军与政府军所
延安。而此时,除作战部队外,机关人员和群众 采取的方法不同,共军不愿破坏健全的军事政策,
已经全部撤离,延安成了一座空城。 而把主力用于争夺一个只有象征的意义而无军事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