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001
P. 40
笔锋扫群丑
文章护太平
本不认同中国人的身份,以假洋鬼子自居。 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真实感受到日子在变好而
但形势是在不断变化的。内地的发展很快,香 不是变坏,因此,他们是自信的,对国家对民族
港在经济方面的相对优势越来越小,到现在可以说 的认同感强烈,坚定地认为国家必须统一也必然
差不多消失了。随着自由行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 统一,且敢于公开表达。
去过香港,过去经由港台流行文化而塑造起来的香 这个趋势从2008年就清晰地浮现出来了。在
港的神秘形象也逐步被破除掉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遍布世界各地的留学
随着这种形势的变化,两边的心态都在发生着 生自发发起了保护奥运火炬的运动,汶川大地震
变化。 发生后,年轻人更是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责任
对香港而言,这种变化是比较难接受的,他们 感。这让公知非常受伤,以至于50后的朱学勤发
不得不面对内地在经济上崛起而香港在沦落的事 出了绝望的哀嚎(抛出了“天谴论”)。
实,但又不甘心面对。这就必然造成一种拧巴的心 后来的“帝吧出征”,到目前正在进行的
态,是落魄的八旗子弟饿着肚子也要养只鸟,跟孔 “饭圈女孩怼废青”以及留学生群体在世界各个
乙己沦落到泥土中也要坚持穿长衫的那种拧巴。 地方跟香港“蟑螂”的正面直怼,足以让我们得
香港近年来经常闹幺蛾子,跟这种在历史转折 出结论,这的确是“天然红”的一代。
时期形成的拧巴是分不开的。 他们的自信心爆棚,跟当下香港废青的沮丧
在网上看到一段台湾政论节目的讨论,其中有 颓唐,像是一个跷跷板的两头。
个嘉宾三观还比较正,在讨论中从这个方向进行了 这一切都跟发展这个背景离不开。最近,有
分析。他认为,香港人总体上其实素质并不高,但 海外留学生对着搞事的“蟑螂”骂“穷逼”,虽
历史的原因,香港人总觉得高人一等;什么时候等 然简单粗暴,倒也一针见血。
到香港人认识到并且能够接受,内地人的确比他们 这个周末国家出了一个重要的文件,赋予了
高级,他们的心态才会变平和。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特
港大校务委员会主席李国章也在媒体上公开说 殊使命,文件明确提出“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
过,香港有些学生之所以闹,原因很简单,就是因 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
为竞争不过内地学生。 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
在内地,人们对内外的心理认识变迁,完全是 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
另一番图景。 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任务目
2013年秋,我在香港访问,期间在维多利亚湾 标。
遇到过一个天津去的游客,他指着对面的港岛说, 时机耐人寻味,选择深圳也具有深意,因为
这也不咋地,还不如外滩好看。我曾经写过一篇小 国家把这个任务交给上海也顺理成章。为什么是
文,《金钱不是价值观》,其中便使用过这个场 深圳?这跟把今年以及以后的金鸡百花奖都放在
景,也分析过这个场景的隐喻。 厦门,且跟对面的金马奖一天举行的意思是差不
在内地,哪部分人最坏?我们都知道,最坏的 多的,打擂台的意味明显。
就是生于50后、60后那拨的公知,这拨人整天各种 擂台打赢了,话语权中心的转移就有了基
阴阳怪气,黑自己的民族,黑自己的国家,恨父母 础。
没有给他们一张白皮。 我说过“金钱不是价值观”,至今,我仍然
如果要挖掘他们这种变态心理的深层动因,无 坚持这个观点。发展了也好有钱了也好,其本身
疑就是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留下了阴影——因贫穷而 都无法构成具备道德感召力的价值,不足以支持
导致自卑,因自卑而自我否定,从自我否定走向对 我们在国际舆论斗争中取胜。就好比今天自信的
国家的否定,同时极度崇拜其他富裕的国家和地 年轻人,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自信,但他们将来会
区。他们的这种卑贱,和一部分港怂的嚣张,是一 形成何种主流的价值观,还不好说。
体两面。 但发展是这一切的基础,没有发展,是万万
年轻一代则截然不同,尤其以90后和00后最为 不能的。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特地强调一下问题的
突出。这一代人成长在一个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 这个侧面。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