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原创 >浏览文章

导读
清明节到了,身边很多朋友在谈论去祭拜故去亲友,以及三天的小长假如何踏春游玩、寄情山水。我却想起了为国家强盛捐躯的忠魂、为民族尊严牺牲的英雄、为人民幸福舍生的先烈,我还想到了,正是因为他们的舍生忘死,我们才有了踏春游玩、寄情山水的可能。今天的幸福安定,就源于昨天英烈的牺牲,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图片来源新华网

  清明节到了,身边很多朋友在谈论去祭拜故去亲友,以及三天的小长假如何踏春游玩、寄情山水。我却想起了为国家强盛捐躯的忠魂、为民族尊严牺牲的英雄、为人民幸福舍生的先烈,我还想到了,正是因为他们的舍生忘死,我们才有了踏春游玩、寄情山水的可能。今天的幸福安定,就源于昨天英烈的牺牲,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时势造英雄。上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深处战火动乱的苦难之中,无数仁人志士、华夏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尊严前赴后继、赴汤蹈火。涌现出闪耀史册的英雄先烈,他们的名字与事迹永远不能遗忘:宁死不降的狼牙山五壮士、顽强抗击日本侵略的8名投江女官兵、信念坚定的赵一曼、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邱少云等。还有甘做革命螺丝钉的雷锋、视使命重于生命的杨业功……英烈数也数不清,事迹说也说不完。

  越战纪念碑设计者、女建筑师林璎说过:“当宝贵的生命首先成为战争的代价时,这些‘人’无疑是第一个应该被记住的。”然而,当下的现实境况却令人担忧。人们对烈士精神的欣赏完全摆在了被遗忘的角落,有的认为只要过好现在的生活就行了,何必记起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历史;有的认为曾经的历史过于苦难,“难过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还有的一味地“向钱看”,根本没有心思更没有意愿铭记英烈。

  欲灭其国,先亡其史。在对待英烈的态度上,比遗忘更可怕的是一股恶意抹黑英烈的歪风在网上越刮越烈、越刮越无所顾忌。他们篡改军队历史,编造各种谣言段子,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彻底否定、抹黑各个时期出现的近乎所有英模,用戏说经典的低俗手法消解英雄精神、诋毁英烈形象。

  “狼牙山五壮士”被诋毁成了“欺压当地村民”的“土匪”,把无恶不作追击他们的日寇描述成了替村民“主持正义”的“英雄”;实名认证的某著名大学历史系教授,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公开发微博污蔑“共军左权”不是“战死”的;用无知可笑的“物理分析”,证明黄继光堵枪眼的“不可能”;用恶意扭曲的“数学计算”,说明雷锋事迹的不可信;用编段子的方式,恶搞董存瑞炸碉堡时的视死如归,还有一些名人“大V”咒骂邱少云是“半面熟烤肉”、刘胡兰是“神经病人”等等。这些肆意诋毁和彻底否定的手法极其卑劣、用心歹毒。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故去的英雄先烈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安定,也立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标杆。虚无历史、否定英烈,就是在消磨民族精神、打击民族自信,从而搞乱中国。前苏联因为和平演变而解体,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欣慰的是,这些抹黑诋毁的声音并没有、也永远不会成为主流。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普通民众,正在用实际行动和举措对这股逆流反击。就在前几天,韩国归还第三批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遗骸。经过国家外交努力,中韩达成协议,韩国每年清明节前归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阵亡的中国军人遗骸,2014年和2015年韩国政府已分别归还437具和68具志愿军遗骸,长眠韩国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归祖国怀抱。国家还从立法层面将9月3日、9月30日分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以及境外烈士墓地保护、烈士遗骸安置等问题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亵渎毁坏英烈雕像、对烈士陵园违规建设使用等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和打击。还有,从现实社会到网络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们清醒智慧地站到正义的一方,自发地向抹黑历史和英烈的人和事进行驳斥,曾近足以谣翻一大片的歪理邪说渐渐没有了市场。

  在欣慰的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造谣抹黑并不会瞬间消亡,现在仍然有着顽固的存在。对于这些,在国家层面持续发力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应该行动起来,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守护英烈的精神和荣光。

  这个春光明媚的清明节里,如果可以,在祭拜故人、踏春游玩的同时,请为英烈献一束鲜花,寄托哀思、表达敬仰。

(作者@散热板凳 西征网专栏作家)

  

   注:本文系西征网独家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西征网,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


责任编辑:春风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