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原创 >浏览文章

导读
85年风雨磨砺,85年春华秋实。秉承着“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新华精神,一代代新华人始终牢记使命,紧紧跟随党中央,忠实履职尽责,艰苦奋斗,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谱写了党的新闻事业的壮丽篇章。

  85年风雨磨砺,85年春华秋实。秉承着“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新华精神,一代代新华人始终牢记使命,紧紧跟随党中央,忠实履职尽责,艰苦奋斗,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谱写了党的新闻事业的壮丽篇章。( 新华社)

  相信,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凡说新闻通讯,没有不知道新华社的。1931年11月7日,伴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宣告成立,从此,红色电波冲破敌人的封锁线,穿越万水千山,将党的方针政策与时代脉动传到全国、传向世界,指引着民族走向独立解放的道路,指引着新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1955年,毛泽东同志以壮阔的胸怀、豪迈的气派,对新华社提出要求,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一部新华社历史,实则是一部党和党的新闻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是一部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历史。每天,我们听到最多的是新华的声音,那是党和人民的声音,是铿锵的民族之音,是鼓舞我们跟着党前进的号角。每天,新华的声音都传遍世界五大洲,那是东方雄狮、伟大中国的声音。

  “新华精神”凝聚着党国魂,是强壮的中华民族之魂,承载着亿万华夏子孙的骄傲,是一种勇于牺牲的精神。周以栗、瞿秋白、邵云环……85年来,先后有150多位新华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生命,用忠诚与鲜血写就一首首壮丽的生命赞歌。新华人就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为了党、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总是在“第一时间”传播着党、国家和人民的声音,关键时刻,不惜牺牲,冲锋在前。

  在不断的重温历史中,我们难忘1942年那场八路军最惨烈的突围战。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200余人,面对残暴的日寇,他们宁死不屈,寻找着日军包围圈的缝隙进行突围,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社长,拔枪带队突围中叮嘱身边的人:“不要把子弹打光了,留下最后的两颗,一颗打我,一颗打你自己。我们不能当俘虏!”最后,有46人牺牲,最小的年仅16岁,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新华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有不朽之儿女,慨属民族之无上光荣”。

  我们还记得1955年,为了阻挠万隆会议的召开,特别是破坏新中国参加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美国和台湾方面对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千方百计地进行阻挠和破坏,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3名新华社记者为此献出了生命。1999年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中,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和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妻子朱颖壮烈牺牲。还有救灾救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新华人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跑在最前面。

  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纪念新华社建社85周年,无疑,最重要的就是弘扬“新华精神”,传承其红色基因,像新华人那样爱党爱国爱人民,追求理想、坚定信念,不怕牺牲、勇于担当,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紧跟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壮我中华。(贾合祥 西征网专栏作家)

注:本文是西征网独家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西征网,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

责任编辑:Jenny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贾合祥

名家专栏,贾合祥,西征时评,西征网,

贾合祥,一名曾经的空军战士,25载军旅生活,以战鹰为伴,守卫在祖国的边疆,曾入滇执行老山前线轮战任务;一名普通的纪检工作者,脱下戎装,始终坚守在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一名业余爱好写作者,中国文明网特约评论员,尤以网络评论为追求,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文字初涉报端,激浊扬清,传播精神文明正能量,鞭挞社会歪风邪气,今日矢志不渝,八小时之外,拙笔不坠,愿以笔墨网络奉献社会,为中国梦尽力。

入驻时间:2016-11-15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