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字当头、“实”处着力已深入人心。近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安徽省全国人大代表一致表示,五年过去了,安徽人民永远铭记这一天,永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发表“三严三实”重要论述和嘱托,坚定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行为准则,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广大党员干部焕发出干事创业的崭新风貌,奋笔书写改革发展新篇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常常难以做到“严以律己”。既不能做到“嘴净”——不该说的话说了,不该吃的吃了;也不能做到“手净”——不义之财拿了,自己给自己戴上了手铐; 更不能做到“腿净”——不该去的地方去了、不该干的事干了......说到底,这些都是党性修养不够,党性自觉和纪律自觉缺乏,党的纪律和党性的关系、自律和他律的关系、党纪与国法的关系。如果把这些问题都认识清楚了,就会大大增强执行党纪的自觉性。
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严”字当头,“实”处着力,在新起点上锲而不舍地开创作风建设新境界。
常言道:“严是爱、宽是害”。所谓“严”字当头,旨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先禁己身而后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严于修身”。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首先把就是要“修身”为先,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认真修好“信念”之身、修好“情怀”之身、修好“品德”之身、修好“作为”之身。
修好“信念”之身,就是始终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于党的事业,脚下走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肩上担负起为人民服务的天职,把对党绝对忠诚落实到履职尽责的实践中,才能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推进“五大发展理念”这一系统工程的有效施行,并达到预期目的。
修好“情怀”之身,就是要坚持为民情怀,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上精益求精、作风上无懈可击、品格上臻于至善,才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才能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才能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才能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才能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修好“品德”之身,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内修品德、外修品行。具体说来,也就是老实做人、干净干事。老老实实做人,就是要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干干净净做事,就是要守纪律、讲规矩,讲责任、敢担当,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
修好“作为”之身,也就是修好“实干作为”之身,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记“位子”就是责任,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始终要摆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坚持责任在心、重任在肩;坚持脚踩地上、实在干事,拉满弓、使全力,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决心和勇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不能输的伟大战役。真正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在实干中抢抓机遇,在实干中增进群众福祉。
责任编辑:主角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