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新西兰,是流血的一天,自动武器喷出火舌,子弹在人群中落下,人们像被割草一样倒下,而凶手对全世界直播了自己大屠杀的过程。
“枪手穿着防弹衣,戴着头盔,使用自动武器,打空了三个弹夹,到处都是尸体.....”目击者如是说,新西兰官方确认,49人死亡,48人受伤。
枪击案发生在新西兰基督城的两座清真寺中,昨天下午1点40,枪手首先在努尔清真寺疯狂扫射,下午两点多,再次来到Masjid清真寺大开杀戒,最后一次枪响,发生在基督城外的医院中.....现场“鲜血横流,到处都是尸体”。
这还是一次“直播大屠杀”,凶手并未隐瞒自己的目的和信息,枪击案发生的同时,他就在脸书上发布了自己的“屠杀直播”视频,这段视频长达17分钟,由头戴式摄像机GoPro拍摄。视频中,枪手驾驶白色斯巴鲁轿车,在努尔清真寺附近的狄恩斯大街停下。随后,他从副驾驶座与后备箱中取出一支霰弹枪与一支AR-15半自动步枪,并进入清真寺内,向人群进行无差别扫射。
昨天,大屠杀的视频传遍了全球,人们在震惊中看着枪口冲着手无寸铁的人群开火,活生生的人一个个倒在血泊中。脸书、推特、youtube上的枪击案视频如野火一样泛滥,凶手在这17分钟内,获得了巨大的“人血流量”。根据犯罪心理学,凶手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目前,枪击案嫌疑人布伦顿·塔兰特已经被捕,并且首次出庭接受审判,但这位“屠夫”居然在出庭的时候面带微笑,而且对着摄影机摆出了“白人至上”的手势。
“白人至上”是一种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和美国历史上的3K党和德国纳粹主义渊源颇深,他们主张白色人种族裔优越于其他族裔。理念是白人至上,余皆劣种。这种理念在19世纪20年代的时候,美国、加拿大、澳洲都非常盛行,美国颁发了《排华法案》,加拿大通过了《中国移民法》,而澳大利亚最为凶残,颁布了“白澳政策”,要求“杜绝一切有色人种入境”,当时澳大利亚竟然把将近1万太平洋群岛族裔的原住民驱逐出境。墨尔本的唐人街从4个街区缩小到1个。亚洲家庭和其它有色人种因此流离失所者无数。
讲到底,“白人至上”就是一种极端右翼保守主义意识形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从未消失。
美国、澳洲,依然是他们的大本营,2017年8月12日,来自全美多地的白人至上主义者、新纳粹分子等在夏洛茨维尔举行“联合右翼”示威集会,与抗议他们的人群发生冲突。一名白人至上主义者驾车冲撞抗议人群,造成一死多伤。在那次集会上,纳粹口号、旗帜及三K党标识在这场骚乱中大量密集出现。当时的特朗普声称极右分子和抗议他们的人群“双方有责”。
这次新西兰大屠杀的凶手塔兰特,也是他们中间的一员,枪击案发生的数小时前,塔兰特就在极右翼论坛8chan上,预告自己将要“发起攻击”,明确指出自己将“直播全过程”。
网上还流出了一份疑似塔兰特的“自述书”,长达74页,他在“自述书”中写道:
28岁的澳大利亚人,来自于一个低收入家庭,2007年,父亲死于癌症,从此开始了在世界各地长达七年的旅行,归来后,决意为白人世界驱除、消灭“入侵者”。
作案的目的是“威胁并从物理上移除抵达欧洲的移民人口”。由于新西兰、澳大利亚均属于英联邦,故而也也是欧洲的一部分。
近年来大规模涌入西方发达国家的移民是“对白人的种族屠杀”。
“只要白人还有一口气在,他们(移民)永远别想征服我们的土地,取代我们的民族。”
这份“自述书”的标题叫做“大轮替”(The Great Replacement),这是在西方右翼势力中非常流行的理论,他们认为,由于生育率的差距,西方的白人人口最终将被有色人种取代,特别是会被来自于中东和非洲的大规模移民取代,白人基督教世界将变得岌岌可危、不堪一击。
塔兰特的社交账号,还晒出了他为了这次大屠杀准备的枪支、弹药和其他装备,上面涂写着仇视移民和穆斯林的符号,还记录着此前发动种族屠杀者的姓名,这些人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
这位塔兰特,还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崇拜者和支持者,不是因为他是美国总统而支持他,而是因为“特朗普重新定义了白人的身份和使命的象征”。他甚至想要通过这次流血的屠杀,促成美国的“第二次内战”,确保北美大陆上白人种族的未来!他认为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种族大熔炉”就说痴人说梦,种族不可能融合,只有分裂和对抗,一方压倒其他所有。
他之所以选择在新西兰动手,是因为新西兰新西兰共有4.6万穆斯林人口,“充满了各种目标”。新西兰居民可以合法持枪,平均3人就持有一把枪,根据新西兰法律,只要在16岁以上、拥有持枪许可证的人就可以在网络上购买枪支,且允许拥有通常被称为“突击步枪”的半自动枪支。而塔兰特在去年拿到了持枪证,所以可以就近发难,同时还可以震惊世界,让“移民知道自己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不安全的”。
到这里,我们已经完全了解了这位为了白人基督教世界大开杀戒的“圣战者”的想法,我们懂得他的恐惧和仇恨,但可笑的是——他同样是个双重标准的懦夫,他反对移民,可是澳洲原来的主人是谁?谁才是这个世界的移民?是澳大利亚,是新西兰,是美利坚,是加拿大,是新大陆上所有的基督教白人。
有一部电影,叫做《天国王朝》,讲的就说十字军和阿拉伯帝国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之间的矛盾,最终,都化作血与火的悲剧。尽管双方历史上,有着耶路撒冷王、萨拉丁这样的强者和智者,能够说出“借上帝名义为非作歹的人,比异教徒还该死”这样经典名言。但世界大同,直到今天,依旧是个艰难的任务,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想要相互理解,亲如一家,不是那么容易。
西方的意识形态早已分裂,一方面,“白左”们做出大爱无疆的姿态,纠缠于女权、同性恋、堕胎权这样的细枝末节上,却不能对所有阶层、所有种族一视同仁,白人贫民被遗忘在农村和“铁锈带”,努力工作的亚裔被歧视和打压,而来自中东、非洲的移民们却能收到宽容和优待;而那些保守主义白人右派,由于长期以来被忽视,被遗忘,早已积累起了对政府和精英阶层的怨怼、对移民的仇恨。
西方的政治集团也在分裂,自由主义早已不能够自圆其说,“自由”听起来很美好,但我们追求的是谁的“自由”?华尔街几乎可以拥有无限的自由,金融危机之后,没有华尔街精英入狱,政治精英家族代代相传,无论有过多少丑闻,无论是发动战争还是颠覆他国政权,他们甚至可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中产阶级和底层民众的自由呢?面对肆无忌惮的极端恐怖主义,面对突如其来的爆炸和子弹,可不是“自由”和持枪权可以抵御的。
我不反对自由,但如果想要真正的“自由”,先要做到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平等,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平等。
无论是西方的“白左”,还是西方的右翼,骨子里其实都是他们舍弃不掉的“白人至上”。只不过,一个要扮演发洪水的上帝,另一个要扮演造方舟的上帝。
责任编辑:主角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