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原创 >时事评论 >浏览文章

导读
小城引才必须将优化产业结构与人才引进充分结合,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才能形成人才错位吸纳,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胜势,集聚与自身产业发展相互成就、相互促进的各方面人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面对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的发展态势,不仅是国际上“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国内各个地区人才引进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翻看近日的引才公告,从上海黄浦人才周启动到黄山休宁县公开引进人才11人,不论大都市还是小县城,都纷纷出台引进人才的特殊政策,只为觅得“良人”。而小县城在待遇、教育、医疗等方面都难以与大都市抗衡,想在人才引进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那则必须掌握引才的制胜之道。

制胜之道,以转思维为先。很多小县城在人才引进时容易陷入“思维固化”,认为只有待遇保障是吸引人才的决定性因素。面对“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山更比一山高”的引才新政,总是想着要拿出更大的优惠力度、更优质的待遇保障来吸引更多人才,而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倾家荡产”也竞争不过大都市,吸引来的人才也因无法落实待遇留不住。因此,小县引才必须转换思维,意识到仅仅为了提高政策吸引力,盲目提高待遇保障是行不通的。制定引才政策必须统筹考虑吸引人才的各方面要素,深入研究各地的人才招引政策,了解其他地区人才政策的优势与弱势,“乘人之短”制定差异化能落实的措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让人才切实感受到渴求与尊重,才能真正提升人才招引竞争力。

制胜之道,以强规划为本。前段时间,一中部省会城市公布拟引进人才名单,从名单来看,引进的118名人才都是硕士以上学历。但从专业来看,基本都是社会科学、管理、金融等冷门专业,让网友不禁质疑,这些人才真的是当地发展需要的吗?还是仅仅满足了学历要求。小县在人才引进时要坚决破除“唯学历”怪圈,进行科学规划,切不可为了在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盲目引进各类专业人才,最后发现人才总量虽然提升,但与实际需求相脱节,人才在当地并无用武之地。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一体化发展、协同发展的思维,将人才发展置于整个社会发展中思考、谋划,针对急需紧缺人才、一般紧缺人才、紧缺人才分别制定不同的引进政策,切实落实落细县域人才发展规划。

制胜之道,以乘优势为要。人才的汇聚,并非是自然流动,更多的是依靠人为,在一二线城市的“虹吸效应”下,县域引才只有利用比较优势,吸引外来资源向本地区汇聚、流动,打造聚才洼地,才能在人才引进中赢得主动。而黑龙江富锦市围绕当地的五大农业产业链全面扩大人才招引,在百名农业企业家队伍基础上打造企业家创业导师队伍,福建泉州市围绕“泉州制造”转型升级,加快引进“大院大所”,为泉州制造业提供新动力等小城吸纳人才的典范,都说明产业与人才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小城引才必须将优化产业结构与人才引进充分结合,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才能形成人才错位吸纳,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胜势,集聚与自身产业发展相互成就、相互促进的各方面人才。

责任编辑:搁 浅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