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历史 >人物传奇 >浏览文章

导读
走进广西桂林市七星景区普陀山博望坪,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处庄严肃穆的抗战遗址群——三将军殉职纪念塔和八百壮士墓。这里长眠着1944年桂林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的国民革命军三位高级将领及八百余名士兵,见证了八十多年前那场持续十余日的桂林保卫战。

走进广西桂林市七星景区普陀山博望坪,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处庄严肃穆的抗战遗址群——三将军殉职纪念塔和八百壮士墓。这里长眠着1944年桂林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的国民革命军三位高级将领及八百余名士兵,见证了八十多年前那场持续十余日的桂林保卫战。

陈济桓烈士便是这三位将军中的一位。

陈济桓,1893年生,广西岑溪人,曾任广西绥靖公署高级参谋等职。年轻时他受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加入了革命组织“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他参加了推翻清朝政府的斗争。

1944年5月,侵华日军集中主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洛阳、长沙相继陷落,衡阳也于8月8日失守。接着,日军沿湘桂铁路长驱南下,直逼桂林。

第十六集团军接到命令必须死守桂林,阻击日军继续推进。时任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桂林城防司令的韦云淞,希望老搭档陈济桓来担任参谋长。此时陈济桓妻子即将分娩,亲属都劝他再三考虑,但陈济桓留下一封家书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意志:“吾无以报国,惟有五尺长躯耳,桂林存我存,桂林亡我亦亡,吾意已决,不成功便成仁……”

陈济桓随即赶赴桂林,被任命为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同25000多名士兵共同防守桂林。陈济桓深知此次战斗是困守危城,因此他协同韦云淞指挥各部队划分战斗区域,明确各部队接合部的保障措施,并根据固守桂林城的战斗任务,补充屯集了许多粮弹,还指导成立了城防工事构筑委员会,动员军民利用桂林多山的地形修筑了坚固的野战工事,并进一步沟通了各层通信联络网。

1944年10月28日,日军集结7万多兵力开始围攻桂林,从29日起开始了全面的疯狂进攻。抗日将士在韦云淞、陈济桓等指挥下奋勇杀敌,利用桂林城郊多岩洞的有利条件进行坚守。11月4日凌晨开始,屡攻不利的日军悍然使用毒气弹、燃烧弹和火焰喷射器等化学武器,并出动飞机大炮进行扫射和滥炸。双方激烈交战,中方士兵伤亡惨重。

11月9日,日军集结大量兵力,再次突入桂林,双方转入激烈的巷战。陈济桓指挥将士拼死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无力挽回颓势。韦云淞和陈济桓只好率军突围,以保全部队。当他们率领部队冲出桂林西门,突出敌人重围,行至猴山时,又与日军部队遭遇,双方展开了残酷的血战。

此时陈济桓已身负重伤,无法随队突围,便用钢笔在名片上写下“职口臂受伤,不能脱离阵地,决定自杀成仁,免受辱。”交给随身警卫,之后他下达了最后一道指令,命令随队军官组织可行动人员和轻伤员趁天亮前突围出去。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陈济桓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壮烈殉国。

如今,位于桂林市七星景区的三将军殉职纪念塔和八百壮士墓,已被列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每天都有参观者前来瞻仰。桂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通过举办祭扫纪念活动、组织老兵宣讲、发动志愿者开展纪念设施环境清理等方式,将历史遗址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营造全社会守护历史记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良好氛围。这处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抗战纪念设施,已成为见证中国军民坚韧不屈抗战精神的重要地标。


责任编辑:小之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