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国以一场盛大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次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也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更是中华民族捍卫和平正义的坚定宣示。
长安街上铁流滚滚,天安门上空战鹰呼啸,80年后的今天,中国用一场盛大阅兵向世界展示了一支全新面貌的人民军队。这场盛大阅兵,不仅是展示先进武器装备的窗口,也是彰显民族精神、展现国威军威的重要平台。从抗战老兵的英勇事迹到新型武器装备的亮相,从民族精神的弘扬到国际交流的促进……九三阅兵在多个层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九三阅兵,到底看什么?
笔者以为,九三阅兵,首先看精气神。不可讳言,九三阅兵首先展现的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的精气神。一些曾经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老兵们,虽年事已高却依然精神矍铄,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豪。
这些老兵是民族的脊梁,是活着的历史。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抗战精神,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受阅官兵们军容严整、意气风发,不仅展现出蓬勃朝气、昂扬斗志,也感到身为一名中国军人的自豪。这种精气神不仅体现在官兵们的仪容仪表上,也体现在他们刻苦训练、精益求精的态度中。特别是那“主席好!”“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回答,真可谓是声震长空,给人留下穿云裂石、惊天动地之感。
九三阅兵,然后看大国重器。九三阅兵集中展示了中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彰显了国家强大实力。
核导弹方队首次集中展示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包括“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这些战略武器都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
作为我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不仅打击范围覆盖全球,也凸显了中国强大的核威慑能力。
此外,还有地面突击方队的新一代装甲装备、远程火炮方队的191远程箱式火箭炮、反舰导弹方队的鹰击系列高超声速导弹、以及各种无人作战系统。这些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展示了中国国防工业的整体实力。
九三阅兵,接着看体系创新。九三阅兵不仅展示了单个武器装备,更展示了中国军队体系化、信息化的建设成果。阅兵编排蕴含着深刻的军事逻辑,通过“侦察—指挥—打击—评估”的作战闭环可视化设计,使空情预警、远程打击与防空反导在队列中形成战术呼应。
“有人—无人—反无人”的协同编组,展现了应对未来复杂战场环境的系统破局能力。陆海空天电网多维一体的作战体系通过精妙的队形编排,生动演绎了联合作战的现代战争理念。特别是信息支援部队的亮相,标志着中国国防建设正从单纯的信息化向体系化、智能化方向跨越式发展。这些变化表明中国军队正在构建现代作战体系,提高系统作战能力。
这场阅兵参阅的武器装备,100%国产,首次集中展示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
九三阅兵,最后看和平决心。九三阅兵不仅是展示军事实力的平台,更是中国向世界表达维护和平决心的机会。中国通过阅兵向世界表明,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阅兵既是纪念仪式,也是重要的国际交往平台。尤其是通过邀请外国领导人、国际组织代表和外国军队方队参加,不仅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九三阅兵,中国着实向世界传递了一个鲜明信号:中国热爱和平,但绝不畏惧战争。中国将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天安门广场上,7架歼-10拉出14道彩烟,就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
总之,九三阅兵所展示的国威,必将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小真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