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009
P. 65
笔锋扫群丑
文章护太平
此次举行的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 力尚弱,我辈先烈不得已而埋骨他乡。而今,
士遗骸安葬仪式,既关乎“戎”(立国之战— 我国力大增,岿然立于世界东方,是故烈士
抗美援朝战争),又关乎“祀”(祭奠在韩志 遗骸回国,势所必然。
愿军烈士),是名副其实的国之大事。 “唯离恨以不息,孰山海之可平”,以反
2、何为祭文? 问增强语气,情感如海之奔流,纵横驰骋。
《文心雕龙·诔碑》云,“详夫诔之为制, 生离死别的遗憾终生难忘,唯有不息奋斗、
盖选言录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论其 填平山海,以擎天撼地之伟力助烈士遗骸重
人也,暧乎若可觌(音:迪),道其哀也,凄 归故土。
焉如可伤:此其旨也。” “扶辁车以偕返,眺归桅以相迎”,扶
意即祭文这种文体大致是选录逝者的言论、 着烈士的灵车共同回家、远眺渐近的归帆找
记叙逝者的德行;选用记传的文体和颂的文辞; 寻烈士身影。这就是9月2号烈士迎回仪式上
以叙述逝者之光荣过去为始,以抒发作者的哀 的感人场面!只不过,烈士灵车换作大国重
痛之情做结,谈到逝者其人,让读者真实可感; 器运-20,但盼望英雄回家的愿望,从未改
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则要凄凄切切,令人肝肠 变。
寸断。这就是祭文的基本写作要求。 6、如何理解“魂兮归来,布奠倾觞”。
3、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祭文有何特殊意 本意为众人备好祭品酒食,迎接烈士的
义? 魂魄归来。
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祭文旨在缅怀先烈、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远不止此。梦想
告慰英灵,超越一己之悲欢,体现的是国家意 终将实现,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中华民族
志、人民意愿,内涵深刻、意蕴深远。 的英烈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没有任何人能
4、如何评价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祭文? 够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没有任何人能够阻
祭文兼用疑问、感叹、陈述等句式,铺陈、 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排比、呼告等修辞,情真意切、体例分明,行
于所当行,止于不得不止,气势磅礴如大海奔
涌,“沛然莫之能御”,是为名篇佳作。
5、祭文中有哪些催人泪下的点?
“夫闻”一段,强调志愿军战士之师出有
名。其中“守在四夷,先贤之训”一句,说明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反对战争,但
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
“忆昔”一段,追记志愿军烈士彪炳史册
的功勋。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奋不顾身、浴血奋战,19.7万多名英雄儿女为
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
其中,“勍(音:晴)敌若云,深雪没胫”
一句,区区八字,描写志愿军战士在茫茫雪野
中与敌人周旋、战斗的场景,如在目前。
“痛灵路之超远,留异域以长眠”句,道
出志愿军战士埋骨他乡的深深无奈。彼时我国
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