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010
P. 74
文史长廊
目标) 益分享。
1894年,三井物产的益田孝写下了著名的 然而实际上日本已经在朝鲜猎取了:
《棉花论》,预示着日本的海外扩张脚步,已 釜山海底电线敷设权、釜山--仁川电报线
从朝鲜转向了中国。 敷设权、釜山贮炭所、捕渔权、仁川贮炭所、
日本人长期而精心准备的甲午战争必然爆 京釜铁道敷设权。
发,无非是时间问题。大清战败,就意味着失 大清能臣袁世凯呢?只得到一个仁川--义
去了对朝鲜的领属关系(朝鲜独立),朝鲜半 洲电报线敷设权。而在国际舆论上中国却被说
岛则实质上落到了日本人手中。 成是经济垄断者、贸易控制者。
今天,韩国在名义上也是独立国家,但它 1893年4月1日,《东京日日新闻》突然爆
实质上是以准殖民地的方式生存。如果没有抗 料,袁世凯责令朝鲜当局将纸币上的“大朝鲜”
美援朝战争,整个朝鲜半岛无论使用什么国名, 的“大”字取下,因为属国不配称“大”。
都将是美国的准殖民地,而这个“国家”就挨 日本其它报纸迅速转发,炒作成为了焦点
着中国东北。 事件,并向欧美媒体投书评论文章,扩大国际
控制朝鲜完成后,日本人进入了第二阶段至 影响。日本人通过对袁世凯的批判,将日本形
1904年的日俄战争,这是它们为争夺中国东北 容成为了帮助朝鲜争独立、争自由的正义天使。
利益的搏杀,结果日本击败了俄国。如果不是 袁世凯作为宗主国代表,他对朝鲜货币文
美英为了维护沙皇政权而干预了停战协议,日 字的干预是否妥当?可以商榷。但这件小事被
本人在东北将得到更多。 日本人极力放大并形成国际影响,也可以看出
第三阶段就是九一八事变,然后是七七 日本人舆论宣传、争取国际同情的能力要远远
事变,日本终于毫无顾忌地露出全面侵华真面目。 超过中国。反过来,现在日本政府决定将核污
国与国较量往往是几代人的事情,如果今 水排入大海时,它们却变得很低调,而我们则
天一些人为了图嘴上痛快,在某种意识形态影 要帮日本人敲锣。
响下,为美国颠覆、扼杀朝鲜政权而鼓掌,那 日本人是这样一步一步得到了朝鲜半岛,
么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呢? 《马关条约》是清政府麻木不仁,昏聩腐朽的
从甲午战争到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走了四 最好体现。
十多年,中国人则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我们
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属国,而是东北门户大开,
直接损害了国家安全。
除了发动战争,日本人在国际舆论上也压
过了中国,当日本在军力上还没有把握与清军
正面对抗时,日本内阁采纳了重臣井上毅的主
张——“避实就虚,避重就轻”。
1876年2月《江华岛条约》到1882年这五
年期间,日本人强调的是贸易,争取西方列强 中国人直到1949年才翻过了这屈辱的一
支持它在朝鲜的行动。 页。然而,新中国刚建立第二年,朝鲜战争就
1882年壬午事变到1884年甲申政变这三 来了,又有一个国家想控制朝鲜半岛。借口更
年间,日本人强调的是帮助朝鲜“独立”, 漂亮: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韩国。
反咬一口指责中国对朝鲜的专制统治和经济垄 有些人还真信了这一套,然而,美国人企
断,在舆论上尽量符合西方的口味,并暗示利 图控制朝鲜半岛的目标难道不是中国吗?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