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001
P. 71

学党史
                                                                                                            忆初心



                     仰追求,事事处处敢于喊出“向我看齐”“                              是:“同志们,一定要守住阵地!”
                 跟我上”的口号。他的座右铭就是:“不相信有                                    就这样,3连在满山烈焰,遍地炮火中顽强
                 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                                阻击8小时,歼敌300多名,拼得仅剩7个人也决

                 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不撤退。这种永不撤退的阵地意识,是开赴战场
                     1945年6月杨根思用两枚手榴弹炸掉敌人重                            时,就与枪支弹药一起武装上身的,是从我军代
                 机枪扼守的哨口,为连队开辟了进攻道路,被评                                代相传的血脉中继承下来的――坚定信念。
                 选为团战斗模范。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戴着“印第安酋长”头像臂章的第2师是美

                     以后在攻打泰安天主堂的战斗中,杨根思用                              军历史最悠久的步兵师之一,曾参加过两次世界
                 18颗手榴弹攻下了全城的制高点,获得“战斗英                               大战,被美国人称为“英勇善战”的部队。但他
                 雄”称号;在鲁南郭里集战斗中,他连续三次运                                们从未经历过这样激烈的战斗,从未遇到过如此
                 送拉雷,炸毁敌前沿阵地地堡,被誉为“爆破大                                血性的对手,从未承受过这般巨大的损失。美军

                 王”;在鲁南战役齐村战斗中,他连续爆破国民                                第2师的最后一次进攻,几乎是被3连官兵血脉
                 党守军碉堡群,炸毁敌旅部核心工事,俘虏守敌                                贲张,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吓退的。直到黄昏
                 一个排,立大功一次,被评为“华东一级战斗英                                来临,他们再未能组织起一场像样的进攻,惊恐
                 雄”;1948年底淮海战役中,他奉命率一个加强                              万状的美第2师士兵拒绝再上松骨峰。

                 排,机智地摧毁一组暗堡群,歼敌一个排,被评
                 为“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
















                     同样在二次战役中,松骨峰阻击美9军2师的                                 如今,许多人难以想象,志愿军真的是靠步
                 我38军335团3连让美军成为梦黡。                                   枪、机枪和手榴弹,以及数量有限的手雷和爆破
                     335团3连在解放战争中曾荣获“战斗模范                             筒,击溃武装到牙齿的敌人的吗?是的,志愿军

                 连”“抢渡长江突击连”荣誉称号。此时,它像                                用比钢铁还坚硬的信仰、意志和精神,击溃当时
                 一枚钢钉死死的钉在松骨峰上。                                       世界上最强大的“联合国军”。
                     战至11月30日下午1时30分,200人左右的3                             02“向死而生”从来不是一道哲学命题
                 连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弹药耗尽的3连官兵纷                                    人民军队的血脉基因为何如此鲜明,长传不

                 纷冲出弹坑,与蜂拥而来的美国兵拼起了刺刀。                                衰?因为那是在无数次生死考验中铸就和传承
                 刺刀拼弯了,他们就用石块、拳头,甚至用牙齿                                的。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很多时候与敌作战面临
                 肉搏。指导员杨少成刺刀捅断了,顺手捡起一把                                的不是狭路而是绝路,之所以能够起死回生,是
                 工兵锹与敌人厮打。拼搏中,这位优秀指导员被                                因为官兵们能够向死而生。在极度困苦和艰险的

                 六七个美国兵包围。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                                环境下,我军官兵凭着“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
                 与敌同归于尽。他留在松骨峰上的最后一句话                                 了胜利一无所惜”的精神,杀出了一条血路、闯





                                                                                                                 67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