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002
P. 36
26
笔锋扫群丑 19 20 26 21 22 27
文章护太平
量庞大,但中国人口多,如果一只口罩不出口, 界的口罩都短缺。
分给14亿人,每人4只左右,再去掉出口的一大 世界卫生组织2月7日就表示,由于新冠肺炎
块,那就更少了,因此中国人均口罩拥有量本身 疫情,世界正面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的
就不富裕。 长期短缺,目前的需求量是正常水平的100倍,而
如果一旦遇到重大突发疫情、环保生化等危 价格则是正常水平的20倍以上,个人防护用品已
机,口罩的供应就会显得捉襟见肘。这次新冠疫 累积4-6个月的订单未完成,口罩和呼吸器的全球
情来得非常突然,随着疫情蔓延,口罩的需求量 储备已无法满足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的需求。
呈爆发式增长,现在人人都要用,而且还要更 要尽快形成强大生产能力。新冠疫情发生以
换,加上疫情中人们的恐慌性购买,因此口罩供 来,为了解决口罩难问题,中国政府迅速出台了
需矛盾就显得相当突出。 一系列鼓励企业增产扩能的措施,包括政府承诺
此外,口罩生产有一个解析消毒的流程要 疫情过后富余口罩统一收购储存、贴息贷款、投
求,一般需要半个月。也就是说,大年初一加班 资补贴等,这些措施的积极效果正在呈现出来。
生产的口罩,要到正月十五才能上市,以此类 目前除了口罩生产企业、医药公司在加大马
推。 力组织生产外,全国新增了约3000多家“口罩公
因此,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目前口罩短缺 司”,其中很多是跨界生产口罩,比如中石化、
是普遍现象。而在农村,更加不容乐观。2月10 中国化工以及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
日,随着各行业的全面复工,口罩需求量会进一 等,预计到2月底每天能生产各类口罩1.8亿只。
步扩大。按照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国内法 但缺口依然不小。
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合计就业人口5.33亿人,若 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急事的优势,进
是全面复工,按每人每天一只口罩计算,至少每 一步加大生产投入,优化生产布局,落实财税金
天需要5.33亿只口罩。 融、政府收储等政策,解决原料、生产设备、用
更令人不得不担忧的是,目前全国2亿多大中 工等困难,促进尽快形成强大生产能力。从中长
小幼儿园还没有开学。如果在疫情得不到有效遏 期来看,随着口罩供应量的不断加大,“一罩难
制,开学后对口罩的供应又将是巨大压力。现在 求”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很多地方已经根据疫情发展形势,明确2月底前不 要合理引导民众。2月11日上午,在国务院联
开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暂时缓解了口罩压力, 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
但必须未雨绸缪。 长欧晓理指出,“这一次对口罩等防疫物资的需
(三) 求是突然爆发的,说实话,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
解决疫情时期口罩难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在 支持这么大的突发需求,以全世界目前的产能,
于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在“拐点”尚不明朗 实际上供需之间是存在很大的硬缺口的。必须从
的情况下,最关键的措施在于有效扩大供给。要 需求端想办法、下功夫。”海风观察认为,这位
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虽然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取 司长的发言是实事求是的。
得疫情防控的最后胜利,但要有长期作战的底线 在疫情“拐点”没有到来、产能扩大尚需时
思维,不能有丝毫侥幸。宁可备而不用,绝不能 间的情况下,口罩短缺还会延续一段时间。政府
用而无备。要把疫情形势想得更加严峻一点,把 相关部门和媒体应合理引导预期,说明“口罩
口罩生产安排得更加充足一些。要依靠自力更 难”的原因和正在解决的措施,让老百姓有正确
生。外援是应急之策,但进口解决不了根本问 的预期和判断,引导大家共克时艰。
题,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或组织能够满足14 过去一段时间专家们有关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
亿中国人的口罩需求,而且疫情发生以来,全世 的建议,当然是最科学最有效的,但实事求是地
32 33 34 35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