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002
P. 58
21
23
25
20
22
24
19
31
26
26
27
28
30
29
[ 知行合一 ] 的学说。凡是他们自己认为必须追
求的道德、知识和文化,第一步苦心孤诣以求了解,
第二次笃行实践履以促其实现,这就是王阳明所
谓 [ 即知即行 ]。毫无因循迟疑,敷衍懈怠。所
以他在明治维新之后,亦能接受西方的物质文明,
迎头赶上列强并驱齐驱”。(《总统蒋公言论思想总
集》1950 年 7 月 30 日革命理论研究院《总理 [ 知
难行易 ] 学说与阳明 [ 知行合一 ] 哲学之综合研
三、蒋介石对日本武士道的偏爱
究》,卷 23,第 339~340 页)。
【1950 年 7 月 30 日革命理论研究院】
这是台湾时期的蒋介石思想,会不会是因为
“甲午以前,日本还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
他在 8 年抗战中受到了刺激,所以才开始对日本
亦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根本没有独立自主的
武士道产生兴趣呢?
权力,和我国在清末民初的国际地位一样。但他
【1932 年 6 月 6 日庐山剿共讲话(节选)】
们自从甲午以后,二十年间,经过三次对外的战争,
日本武士道的大略,已载到党报日报,和军
每一次都获得胜利,一跃而成为世界上头等强国,
事杂志上,你们大概总体看过了,[ 武士道 ] 的
谁都不敢轻视他、侮慢他。为什么日本能够发展
历史,虽然是在我们宋代——即日本源赖朝的时
这样快呢?这就是因为日本一般国民不但信奉他
候就有的……(略,凡是不影响全文意思的都略掉,
35
43
40
36
34
39
38
37
32
33
笔锋扫群丑 大和武士道的精神,并且能够实践我国王阳明的
文章护太平
下同)武士道就是他们国家民族的真精神……我 1. 凡事皆以 [ 坚决 ] 之精神面对,求 [ 拙 ]、 3.《壁还九塘》(1939 年 11 月 15 日“桂南会战” 就站不住脚了,最少在 1940 年 2 月 22 日之前是 天袖手谈风月,那叫“不合时宜”。
们今天所讲的话,并不是说我们要学日本武士道, 求[值]不求[巧妙]。 中日军在南宁九塘撤退时所张贴的),兹摘录如下: 国军就没有把祭拜英灵当成是一个政策来执行。 你是个中文系的教授,古代文学的研究者,
来复兴中国,但我们要立国,要抵抗敌人,就先 2. 有研究精神,每一战役必有会报,必有检 此次作战的发端,系我军派遣驻扎九塘之一 同时,也可以看到,蒋介石要求将领效仿日 你天天玩这些很好,没问题,因为那是你的事业。
要认识敌人的精神,和他们立国的基本,所以我 讨。 部,受蒋军密集攻击,我军把握住这个时机,企 军祭拜敌我双方的英灵的“义举”的目的,他只 如果你是个古风歌曲创作者,你是个古典诗词爱
们要抵抗敌人,不仅在乎枪炮军械要比敌人一样 3. 敬重命令、服从命令、贯彻命令。 图一大反击作战。经五旬半期间,驻扎该地之我 是在追求形式化与对抗性宣传(军心),因为为了 好者,你喜欢这个,喜欢从中找到灵感和创意,
精良,而且必须要彻底明了敌人的立国精神的所 4. 长于协同动作、联络一致。 军数大队,竟能与蒋军十余师周旋到底。在此地 抗战整个 8 年里死亡 321 万 ~380 万人之多,作为 也没问题,那是你的爱好和饭碗。你不能要求一
日本朋友给我们捐物资,出钱出力,令人感 膝盖发软,顶礼膜拜。
在,要攻到敌人的心坎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 5. 指挥部组织健全、幕僚皆为能人。 带之上,蒋军比任何方面空前的英勇,这是值得 最高领袖,他蒋介石若真的为这些忠勇士兵感到 个普通人天天把心思都放在唐诗宋词上。
动。日本朋友因为仰慕我盛唐文化,喜欢我国传 不是吹牛,以我高中时候的古诗词背诵量、
百胜。 6. 忍苦耐劳。 我军表示敬意的,至于在数量方面比较,极小数 痛心和愧疚,就不应该为了反共而泯灭良心宽恕 古代文学的研究生都知道,清代其实是我国
统古诗词,在包装箱子上写“山川异域、风月同 古典文学造诣,这样的诗句,一天写一万句也
7. 通讯设备优良,通讯技术人员素质高。 之我军,能坚忍地抵抗优势的蒋军,宣扬威武于 冈村宁次和其它一干日军战犯(可能超过 300 人 古典文学的大成时期,就连诗词成就,也是一个
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 可以,不但能够背诵默写,还能随机原创。
8. 全国人民一致服膺 [ 忠君爱国 ] 精神,因 中外的战功,更值得大家赞许!我军对于坚守九 《冈村宁次回忆录》),可见其极其虚伪。 新的高峰,学术上有“桐城派”,诗词上有“同
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讲实话,看到这个的 我上大学的时候,加入过诗词论坛这些组
而有信念,并勇于牺牲。 塘以来粉碎蒋军企图之目的已达,壁还九塘于蒋 光体”,出了许多一时诗家文豪,但是有用吗? 他面对人民群众,一定不会写半文不白的官样文
时候,大家都很感动。 织,那时候我们这些文青小布尔乔亚们,经常
9. 战斗军纪严肃。 军,最后我们拜祭近数万死伤之日华两军,赞其 对社会进步有推动吗?不过都是大清封建王朝的 章!因为他追求的不是自我的精神享受,而是“
在线联诗对句,群主出个韵脚,15分钟写不出
武功,并祈冥福! 奴才而已!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知革新 杨柳春风千万条,六亿神州皆舜尧”。
一首合乎格律、意境不错的律诗或者绝句,是
图强,不思唤醒国人,还躲在故纸堆里吟风弄月 历史上最伟大的诗句,往往都是最平白如话、
要被踢出论坛的,想要进来,还要再过几轮考
做老雕虫,孤芳自赏,这是自私,这是有病。 通俗易懂的,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试的。如果你在这群人面前吹什么“唐风宋韵
中国近代史上,为什么会有“新文化运动”? 人物”,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
在日本”,吹什么“风月同天”高雅,他们会
为什么会有“白话文运动”?那是因为在古代,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如“数风
笑出屎来。
文人知识分子垄断了话语权,一篇朝廷的公文通 流人物,还看今朝”。
因为这里才是唐诗宋词元曲的发源地,人
日本人之士道,就是中国的儒教两个字,士 知下来,普通老百姓看不懂文言文,需要秀才老 唯有简单、直白、坦率,才能引发最广大人
家日本人一番好意,写这样的诗句是表达善意
就是讲儒,道就是讲教,士道就是一个儒教…… 爷们来解释。文化的革命,就是“说人话”,让 民的共情,才能越千载而不朽,跨山海而同辉。
和友情,什么叫“风月同天”啊?他们说的是
儒道本来是整个的我们中国王道的民族精神,却 对于日军的这篇布告,蒋介石当场说到:“充 老百姓看得懂官方的宣传,能够读书看报,大家 那些刻意、纤巧、浮华、自以为是的装逼,
用的确实好,确实妙,这既体现了日本人 咱们中华日本,头顶一轮明月,千里共婵娟,
被日本人片断的拿去做他们的霸道的民族精神…… 分表现了敌人骄傲轻侮我们的气焰外,还蕴含另 再补充另外两条来自《蒋介石日记》的: 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容易。 往往活不过历史的一个瞬间。
民的国际主义精神,又体现了中日两国在文化 同沐一种文化!什么叫“明月何曾是两乡”
人家只把我们儒道残余的东西拿了去,就可以当 对此点,蒋介石当场点评到:“日军风纪不佳, 外一番值得我们深思及警惕之处,布告结尾提到 【1950 年 9 月 30 日】 大家读教员的文章,为什么觉得亲切?因为教员 所以,说“武汉加油”有错吗?“武汉加油”
上的一脉相承,更证明了华夏文明的影响力, 啊?说的是咱们同文同种,兄弟之间无分彼此!
做宝贝,成为立国精神,到今天居然用这种精神 这是日军长官放任奖励,为了培养日军之残忍, 日军在祭拜死伤之英灵后才撤退,今后(我们) 午后二时,于圆山,听《武士道班的讲义》 说人话,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用最浅显易懂的 就不如“风月同天”高明吗?我们的宣传,面对
穿越了时空,流芳千载。 就这种事情,也能让某些伪文青、精神外
来侵略我们中国,割台湾,灭琉球,并朝鲜,侵 但日军尊重命令,服从命令,冒死牺牲,被俘不 在战场退却时,都要举行招魂祭”。(《总统蒋公思 两小时。 道理讲给同志们听,把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 的是高校文科教授、中文系研究生、诗词爱好者,
这明明是一件好事,但某些人非要在这个 国人膝盖发软,借此贬低母国,吹捧他人,你这
占我们的东三省!真是使人痛心之至! 屈之精神,实为我们军队所不及”。(《总统蒋公思 想言论集》卷 17 之《柳州军事会闭幕训词》,第 【1950 年 10 月 7 日】 论传播给大众,使得“人人如龙”,这才是“取 还是普罗大众?武汉的大爷大妈们,愿意听武汉
时候讲怪话、放酸屁,说什么:“为什么日本 几十年来,文化知识该是多匮乏啊,精神世界是
我前几星期讲,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 想言论集》卷 15 之《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训词(三)》, 36~37 页)。 听白鸿亮总教官关于武士道的讲义,对学生 星辰之辉来耀四方”。 加油,还是什么“风月同天”?
人能够写风月同天,而你只能说武汉加油?” 该有多贫瘠啊,一句“风月同天”就高潮了?
就是被日本人拿去做了他的武士道的精神……现 第 527 页)。 从这里首先可以看出,国粉口中的“爱兵如子” 们来说,有如暗黑世界之光,成了一种安慰。 当年红军是怎么传播自己的主义、理念的? 文科知识分子圈子里,文青圈子里,存在许
言下之意,就是说中国人没文化,不如日 老子十岁就会写格律诗了,所谓的律诗、
在概括起来讲:我们中国的立国精神,是三民主义, PS 以上 9 点中的“会报”、“长于”以及“服膺” 是深入群众,把共产主义思想编成信天游、黄梅 多自卑而无知的媚外者,不懂装懂,附庸风雅,
本人更懂中华文化,这种话术我十几年前就见 绝句、古风、乐府、词曲写了一日记本,到现在
日本的立国精神,是在武士道,武士道是我们中 都为日语式中文(不是说中文不用,而是很少用), 戏、歌谣、快板儿、二人转,让老百姓听得懂, 生吞王昌龄,活剥郭正一,还自以为高明。
过了,他们那时候说的是——“隋唐正统在日 还锁在柜子里长虫,QQ空间里也有很多少年不识
国儒教哲学中间所偷去的一部份东西!(1932 年 蒋介石原字照录,可见其对日军的推崇程度。 听得明白,这才会觉得共产党和红军是自家人, 日本人民是好意,但借这事儿踩自家民族的
本,华夏文脉在港台”,黑我们大陆人不写繁 愁滋味无病呻吟的“原创诗词”,长大后反而
6 月 6 日蒋介石讲话,《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册, 【1940 年 2 月 22 日柳州军事会议】 因为自家人说自家话!第一代革命者,有几个不 文化,是脑子被驴踢了!
体字,不玩古诗词,不搞文言腔。 不装文青,不玩这些了,因为自己都觉得羞耻尴
第 628~629 页《中国的立国精神》)。 分发三份文件: 是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教员本人有着极高的古 我不但怀疑你精神有问题,还怀疑你智商有
这个破事,真的让我又好气又好笑,因为 尬,因为这不说人话。
就在这次讲话当天,蒋介石当场分发他找人 1. 蒋亲自核阅的《抗战手本》 典文化素养,能够写极为出色的古典诗词,可是 问题。
说这种话的人,其实对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 如今高铁飞驰、火箭冲霄、汽车穿梭、大厦
编撰的《日本武士道述略》。那么,蒋介石有没有 2. 日本陆军大本营编撰的《士兵须知》(与 9
当代古诗词圈子一无所知,只是个朋友圈晒仓 凌云、火锅沸腾、男女摩登......哪来的青衫瘦
具体地应用过武士道呢? 大优点类同)
央嘉措、纳兰容若的伪文青而已。他不但对中 马?哪来的名山古刹?哪来的云鬓茜纱?一个工
【1938 年 11 月 27 日南岳军事会议】 以上两份文件,蒋介石早在 1939 提 12 月 6
国传统文化一无所知,还对中国人民的文化水 业化现代化的社会,早已失去了诗词雅韵的土壤,
列举《日军九大优点》呼吁国军学习,兹摘 日完稿,并庚即要求国防部大量印发,要求全军
平一无所知,才会对“风月同天”这样的句子 这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核聚变的时代,你天
录如下: 将士必须随身携带,随时随地研究与应用。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