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 埃德加•斯诺是怎样进入陕北的

    上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是采访陕北革命根据地所有外国记者中的第一人。当时,陕北处在国民党军铁桶般的重重包围之中,埃德加·斯诺一个外国记者,又是特别引人注目的洋人,他是怎样冲破层层封锁,冒着生命危险,神...
    发布时间:2024-11-22
  • 攻转之间: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陕北的博弈

    1947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一年,国共在战场的优劣强弱对比逐步发生了有利于后者的巨大变化。而变化起始于围绕陕北延安的一攻一转的博弈之中。蒋介石得意于闪击占领延安,受损于困在陕北,最终遭受重大挫折;毛泽东冷静...
    发布时间:2024-11-23
  • 焦裕禄在江苏宿迁的那些事

    在宿迁生活的两年,焦裕禄与这里的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接受了革命思想。如今,70多年过去了,再次翻开这段尘封的历史,仍能感受到革命先烈早期的苦难和追求光明的心路历程。 ...
    发布时间:2024-10-16
  • 志愿军里有2个军,一仗未打一枪未发,回国后成为“御林军”

    抗美援朝战争,这是事关国运的一仗,故意消耗起义官兵,那这支部队不就得打败仗了么,牵一发而动全局,岂能如此儿戏。...
    发布时间:2024-10-15
  •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配拥有义和团

    有人问,义和团哪来的自信,用大刀长矛对抗有枪有炮的列强?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它预设了“义和团是愚昧的”,实际上,义和团并不傻,他们要是有机关枪、要是有大炮,他们也会用。清军就说过,义和团的战士们“拿到洋枪...
    发布时间:2024-10-06
  • 刘少奇:毛主席的伟大,是在关键时刻,他比我们站得高,看得远!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作为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他的《论...
    发布时间:2024-07-17
  • 邓小平与抗战时期党的建设,较早提出并使用“毛泽东思想”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全民族抗战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展与壮大,全国党员人数从全民族抗战爆发时的4万多人发展到抗战胜利后的120多万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
    发布时间:2024-07-17
  • 1958:毛泽东的信心和疑心

    1958年10月2日晚上,毛泽东会见六个国家的代表团并同他们进行了谈话。在谈到关于中国的“大跃进”问题时,毛泽东说:“中国究竟有没有大跃进,我本来也是不相信的。今年在武汉有一次会议,我们一些省委书记在那里开会。那...
    发布时间:2024-07-17
  • “七七事变”87周年 | 蒋介石根本不要华北土地人民!

    1937年7月,守卫在芦沟桥上的中国士兵,不知道是不是方大曾拍的照片?清初的明末遗民刘献廷,在其笔记《广阳杂记》里讲过一个洪承畴的段子:“洪经略入都后,其太夫人犹在也,顺治四年(1647)七月,自闽迎入京,太夫人见经略,大...
    发布时间:2024-07-08
  • 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他在哪?

    1937年7月10日,清晨的北平城里,一个背着相机、身材高大的青年,走出家门,跨上自行车,一路疾行。他从北平只身穿越炮火,来到卢沟桥一带,被日军截住,“他们先疑我为中国军的高等侦探,理由是新闻记者没有勇气到日军方面来...
    发布时间:2024-07-08
24小时热榜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