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历史 >历史推荐 >浏览文章

导读
今天是2020年12月13日,我国第七个法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家之名,祭奠三十多万遇难同胞!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今天是2020年12月13日,我国第七个法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家之名,祭奠三十多万遇难同胞。



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侵华日军在南京大肆屠杀,没有抵抗能力的无辜军民,古都遭受史上空前黑暗的六周。



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坏,市内发生两万多起强奸、轮奸暴行、无数财物被掠夺,血染金陵,昔日繁华的十二朝古都沦为一座孤寂的死城。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30多万无辜生命惨遭杀戮,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死于日军屠刀,这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1987年,南京初次统计大屠杀幸存者,当时认定的幸存者有1756人,近年来,这一数字逐年递减,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4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73人。


  

见证者正在凋零,而这段血与泪的记忆却不能忘却,更不敢忘却。不管时间过去多久,同胞们受难的痛楚一直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历史真相永远都在那里,警醒和启示着后人。



如今的南京,硝烟早已消散,岁岁年年,梧桐尤绿。石碑上深深镌刻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名字,更是83年前那段不可磨灭的血泪记忆。翻开这段血泪史,我们看到的,是中华儿女在绝望中绽放顽强希望的铮铮傲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13日国家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清风拂过渐黄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仿佛跨越时空传来的低沉叹息。当警钟长鸣,我们俯首默哀,致敬先烈,也悼念亡灵。



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纪念,从不为宣扬复仇的怨念,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吾辈当自强。



八十三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数十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兢兢业业,为祖国描绘出最美的蓝图。



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前景,我们无比坚定,也无比自信。当大漠深处的阵阵驼铃成为历史的回响,亚欧大陆上丝绸之路已穿越千年。

“中国速度”“中国制造”“中国奇迹”......如今一张张“中国名片”,早已成了这盛世最好的代言,而这盛世,则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



什么是盛世,什么是家国?

问盛世时即为盛世,念家国时即是家国!



亲历2011年利比亚撤侨的王本虎曾感慨道,“也许现在的中国护照,还不能带你去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但是当灾难与战争来临的时候,它能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接你回家。”





致敬每一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英雄!

致敬每一位誓与民族共存亡的中华儿女!

致敬这恢复生机的金陵城、这已绘就的蓝图和这国泰民安的盛世!



责任编辑:小鱼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