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005
P. 6
特别推荐
会战是“准决战”,是敌人最后的挣扎。这种 针对“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观点,
毫无根据的盲目乐观,最终被残酷的战争现实击 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
碎。 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
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这一结
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毛泽东认为:战争问
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是一切错误观
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必须采用客观的观点和
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
正确的结论。这一结论有着客观的现实依据,
毛泽东通过对中日两国的历史地理、社会性
质、经济状况、政局特点等情况的对比,以及
对世界形势、各国主张等情况的分析,洞若观
火地指出了中日双方存在着的四个基本特点:
·ູ ୍౬đϖਫ਼फ҆ؒರ၀࡙ӱ 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
ཟКॆರభཌ๗࣍ টჷğݓ࠽ᄝཌ
寡助我得道多助。
战争是武装力量的较量,更是战略智慧的 由于日本是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半殖民
比拼。毛泽东“一贯估计中日战争是持久战” , 地半封建弱国,这决定了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
早在1936年7月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就估 横行一时,而中国不能速胜。但是,日本发动
计了抗日战争的形势,强调“日本必败,中国 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非正义的,受到国际上
必胜”。 反对力量的遏制,而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
面对全国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接连失利, 的、正义的,得到国际上的广大援助,加之日
毛泽东始终认为“最后胜负要在持久战中去解 本是个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个大
决”。为了拨开战争迷雾,毛泽东不分昼夜、 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这就决定了中国不会
废寝忘食地投入到研究持久战这一事关战争成 亡国,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败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他的警卫员回忆说:“
主席写《论持久战》,已经有两天两夜没有睡
觉了,还一个劲儿伏在桌子上写呀写的。实在
写得太累太困的时候,才叫我们给他打盆水洗
洗脸,清醒清醒,又继续写。饭吃得很少,
脸色也不好看”,“大概写到第八九天的半
夜,主席把我叫去,交给我一卷用报纸卷好的
卷卷,叫我过延河送到清凉山解放社去。过
了两三天,解放社送来了校样,主席拿到手以
后,就又手不释卷,不分昼夜,反反复复地修
改起来。”就这样,经过许多个不眠之夜,毛 ·ॆರ۴ऌֹѡषᅚֹূᅞ
泽东在陕北简陋的窑洞中写就出指导全国抗战
在怎样进行持久战、如何争取最后胜利问
的纲领性文献《论持久战》。1938年5月26日
题上,毛泽东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
至6月3日,毛泽东作了《论持久战》的长篇讲
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一针
演,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