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009
P. 17

笔锋扫群丑
                                                                                                           文章护太平


              府“司法部长”的高位,毅然投向共产党。沈                                 原因则是蒋委员长8月15日的‘以德报怨’的伟
              阳审判的判决公布后,担任了全国人大代表的                                 大广播演说。”(张承鈞主编《中国人民抗日战

              梅汝璈,这位曾经在东京力主将东条英机等判                                 争纪念馆》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  第271页)特
              处死刑的法学家,此时发表了谈话,他说:“                                 别令冈村宁次印象深刻的是,国民党方面“对投
              中国政府对日本战争犯罪分子的处理是严正的,                                降后的日本军人不以‘俘虏’称呼,而称为‘徒

              同时也是非常宽大的。”“‘不念旧恶’、‘                                 手官兵’。”“这点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好感。”(
              与人为善’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中国和日                                 同前书  第272页)事实上,冈村宁次对蒋介石的
              本是近邻,为了和平的长远利益,我们应该着                                 想法一清二楚,是他从蒋介石在抗战中的表现看
              重看到未来,而不要只看到过去。”“我们这                                 出来的:“蒋介石则以其直系最精锐的胡宗南军
              种处理表示着对对日本人民的极端旷达的胸怀                                 驻扎于接近中共根据地延安附近的西安一带。该

              和意愿同他们友好合作、和平共处的真诚愿望。”(                              军除在河南作战时曾派出一、两师兵力之外,基
              《新华月报》1956年第14期 第150页)                               本上未曾与日本军作战过,一直用于监视延安。”(
                  历史总是留下太多的遗憾。就整个日本战                               同前书  第273页)因此,冈村宁次在其《停战后

              犯而言,在新中国接受改造的只是非常小的一                                 对华事务处理纲要》中毫不含糊地指出:“延安
              部分。而大多数,都受到了蒋介石政权和美国                                 方面仍坚持抗日辱日态度,我方应采取断然措施
              政府的“以德报怨”政策的恩惠。这种“以德                                 对付之。”(同前书 278页)在南京签订日本投降
              报怨”政策的背景,是蒋介石是为了准备发动                                 书的时候,冈村宁次是这样描述他的心情的:“
              内战,美国为了扶日反苏。简言之,随着二战                                 当小林总参谋长捧呈投降书向何总司令敬礼时,

              后的国际形势变化,美、蒋、日很快就不计较                                 何总司令出乎意料地起立答礼,由此可见何应钦
              彼此间的前嫌,迅速走到一起联手反共。                                   将军的温厚人品。我对这次前所未有的投降仪式,
                  从1946年2月起,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呼声                             当然心境不佳,但也尽量保持沉着。后来在会场

              中,国民党政府陆续在南京、上海、北京和台                                 上看到何应钦将军的态度后,认为是向中国最亲
              北等地成立了审判日本战犯法庭。这些法庭共                                 近的人投降,亦感谢然。”(同前书 第281页)
              受理战犯案件2435件,判处死刑案110件,其                                   签订投降书的第二天,“9月10日上午,何
              中南京军事法庭专案审理了南京大屠杀一案,                                 总司令要求会面。我(指冈村宁次—引者注)率今
              判处了从日本引渡回中国的主犯谷寿夫及杀人                                 井副总参谋长、小笠原参谋前往总司令公馆。落

              比赛的刽子手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军吉等                                 座后,何总司令指出:‘日本卸除了武装,今后
              人死刑。但是,蒋介石、何应钦等人出于利用                                 可以真正做到中日和平提携。彼此都要努力。’”(
              日军力量进行反共内战的考虑,对日本战犯的                                 同前书  第282页)拥有丰富的“剿共经验”冈村

              审判竭力施加影响,致使不少战犯逃脱了应受                                 宁次,就是通过昔日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何应钦、
              的惩处,特别是引起举国哗然的罪大恶极的原                                 汤恩伯,向蒋介石提出提供“剿共经验”以“立
              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的“无罪释                                 功赎罪”的。1946年4月,冈村宁次写出了《消
              放”。冈村宁次等一批战犯,摇身一变成为了                                 灭共产党军队之战略战术》。蒋介石阅后大为欣
              国民党的军事顾问。1946年8月和10月,东京                              赏,马上命令以《剿共指南》的形式大量印发给

              法庭曾两次发传票,要求中国政府将冈村宁次                                 国民党各级军官。冈村宁次就这样在蒋介石的“
              押送到东京受审,但是蒋介石不但不交,而且                                 以德报怨”政策下逃避了审判。冈村宁次对蒋介
              于1946年11月正式聘用冈村宁次为军事顾问。                              石一直竭力相助。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在回忆录中写道:“停战后,中                               为了“报恩”,除了自己亲力亲为外,还先后介
              国官民对日本人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好……根本                                 绍和组织过他所熟识的百余位老部下,不遗余力


                                                                                                                  13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