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002
P. 49
20
21
19
26
26
36
35
34
33
37
32
史海钩沉 22 27 28 23 24 29
下同)武士道就是他们国家民族的真精神……我 1. 凡事皆以 [ 坚决 ] 之精神面对,求 [ 拙 ]、 3.《壁还九塘》(1939 年 11 月 15 日“桂南会战” 就站不住脚了,最少在 1940 年 2 月 22 日之前是
们今天所讲的话,并不是说我们要学日本武士道, 求[值]不求[巧妙]。 中日军在南宁九塘撤退时所张贴的),兹摘录如下: 国军就没有把祭拜英灵当成是一个政策来执行。
来复兴中国,但我们要立国,要抵抗敌人,就先 2. 有研究精神,每一战役必有会报,必有检 此次作战的发端,系我军派遣驻扎九塘之一 同时,也可以看到,蒋介石要求将领效仿日
要认识敌人的精神,和他们立国的基本,所以我 讨。 部,受蒋军密集攻击,我军把握住这个时机,企 军祭拜敌我双方的英灵的“义举”的目的,他只
们要抵抗敌人,不仅在乎枪炮军械要比敌人一样 3. 敬重命令、服从命令、贯彻命令。 图一大反击作战。经五旬半期间,驻扎该地之我 是在追求形式化与对抗性宣传(军心),因为为了
精良,而且必须要彻底明了敌人的立国精神的所 4. 长于协同动作、联络一致。 军数大队,竟能与蒋军十余师周旋到底。在此地 抗战整个 8 年里死亡 321 万 ~380 万人之多,作为
在,要攻到敌人的心坎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 5. 指挥部组织健全、幕僚皆为能人。 带之上,蒋军比任何方面空前的英勇,这是值得 最高领袖,他蒋介石若真的为这些忠勇士兵感到
百胜。 6. 忍苦耐劳。 我军表示敬意的,至于在数量方面比较,极小数 痛心和愧疚,就不应该为了反共而泯灭良心宽恕
7. 通讯设备优良,通讯技术人员素质高。 之我军,能坚忍地抵抗优势的蒋军,宣扬威武于 冈村宁次和其它一干日军战犯(可能超过 300 人
8. 全国人民一致服膺 [ 忠君爱国 ] 精神,因 中外的战功,更值得大家赞许!我军对于坚守九 《冈村宁次回忆录》),可见其极其虚伪。
而有信念,并勇于牺牲。 塘以来粉碎蒋军企图之目的已达,壁还九塘于蒋
9. 战斗军纪严肃。 军,最后我们拜祭近数万死伤之日华两军,赞其
武功,并祈冥福!
日本人之士道,就是中国的儒教两个字,士
就是讲儒,道就是讲教,士道就是一个儒教……
儒道本来是整个的我们中国王道的民族精神,却 对于日军的这篇布告,蒋介石当场说到:“充
被日本人片断的拿去做他们的霸道的民族精神…… 分表现了敌人骄傲轻侮我们的气焰外,还蕴含另 再补充另外两条来自《蒋介石日记》的:
人家只把我们儒道残余的东西拿了去,就可以当 对此点,蒋介石当场点评到:“日军风纪不佳, 外一番值得我们深思及警惕之处,布告结尾提到 【1950 年 9 月 30 日】
做宝贝,成为立国精神,到今天居然用这种精神 这是日军长官放任奖励,为了培养日军之残忍, 日军在祭拜死伤之英灵后才撤退,今后(我们) 午后二时,于圆山,听《武士道班的讲义》
来侵略我们中国,割台湾,灭琉球,并朝鲜,侵 但日军尊重命令,服从命令,冒死牺牲,被俘不 在战场退却时,都要举行招魂祭”。(《总统蒋公思 两小时。
占我们的东三省!真是使人痛心之至! 屈之精神,实为我们军队所不及”。(《总统蒋公思 想言论集》卷 17 之《柳州军事会闭幕训词》,第 【1950 年 10 月 7 日】
我前几星期讲,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 想言论集》卷 15 之《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训词(三)》, 36~37 页)。 听白鸿亮总教官关于武士道的讲义,对学生
就是被日本人拿去做了他的武士道的精神……现 第 527 页)。 从这里首先可以看出,国粉口中的“爱兵如子” 们来说,有如暗黑世界之光,成了一种安慰。
在概括起来讲:我们中国的立国精神,是三民主义, PS 以上 9 点中的“会报”、“长于”以及“服膺”
【笔者总结】
日本的立国精神,是在武士道,武士道是我们中 都为日语式中文(不是说中文不用,而是很少用), 综上引用,不难看出,蒋介石对日本武士道有浓厚兴 这一点虽然也还是符合史实,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尊重,从
国儒教哲学中间所偷去的一部份东西!(1932 年 蒋介石原字照录,可见其对日军的推崇程度。 趣与高度评价,并且一直戮力在全军中推广学习(到台湾 来不是以辈份论,而是实力,既然蒋介石一再声称中国是
6 月 6 日蒋介石讲话,《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册, 【1940 年 2 月 22 日柳州军事会议】 后请来了“白团”终于得偿所愿),而其对武士道的总结 “弱国”,那又怎么能天真地以“同文同种”这一点就认
第 628~629 页《中国的立国精神》)。 分发三份文件: 又将其定义为从中国的[儒家思想]与[阳明心学]中得来 为日本“终会幡悟”呢?
的,关于武士道的来源,蒋这一点的研究理论倒是挺靠谱 【明明清楚日本欲亡我中华,却仍然死心塌幻想“兄
就在这次讲话当天,蒋介石当场分发他找人 1. 蒋亲自核阅的《抗战手本》
的,但是蒋这样做的目的,依然可以看作是他对中日关系 弟之邦】
编撰的《日本武士道述略》。那么,蒋介石有没有 2. 日本陆军大本营编撰的《士兵须知》(与 9 乃“同文同种”的一种延伸理论的解释和补充,即他依然 中国的抗战,是迫不得已的,目的只是打平,希望战
具体地应用过武士道呢? 大优点类同) 一厢情愿地相信日本乃是与中国“情同手足”、“一母同 争结束,彼此立于平等,做一个亲善的兄弟之邦,达到共
【1938 年 11 月 27 日南岳军事会议】 以上两份文件,蒋介石早在 1939 提 12 月 6 胎”的思维,而且,从他斥日本武士道为“片断(即片 存共荣的目的。(《总统蒋公思想言论集》卷23,1950年5
列举《日军九大优点》呼吁国军学习,兹摘 日完稿,并庚即要求国防部大量印发,要求全军 面)”的态度看,不难察觉,在思想方面,最少他认为他 月21日《革命实践研究院军官训练团成立之意义》,第257
所代表的中华民国与中国人,应该是日本的先辈或老师, 页)。
录如下: 将士必须随身携带,随时随地研究与应用。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