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002
P. 46
23
24
21
22
20
25
19
26
31
27
30
29
28
26
笔锋扫群丑
文章护太平
人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自然人享有人格权,其死 好的社会正面评价,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保护
后,人格权延续的人格利益也需得到尊重,越是文明 将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促使
的国度,越是尊重死者的人格利益。英雄烈士生前的 包括一般死者人格利益在内的私益保护不断发
行为产生极好的社会正面评价,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 展,彰显一个国家的文明和进步。
保护将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促使包 其次,英雄烈士人格利益保护是实现社会
括一般死者人格利益在内的私益保护不断发展,彰显 公益,弘扬崇高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英雄烈
一个国家的文明和进步。 士的辉煌事迹、伟岸印象,以及舍生忘死,牺
其次,英雄烈士人格利益保护是实现社会公益, 牲自我成就他人的精神,
弘扬崇高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英雄烈士的辉煌事
迹、伟岸印象,以及舍生忘死,牺牲自我成就他人的
精神,法律规则和创设,都不应该损害社会利益,如
不把英雄烈士人格利益作为特殊法益,不仅有违“法
的公平性和平衡性原则”,还会损害社会利益,形成
失序,造成法调整利益的能力急剧下降,最终使法的
丧失公平性和平衡性,有损法律威严。
英雄烈士的人格利益保护客体不仅是法律保护的
死者人格尊严,还有法律所保护的民族精神和社会正
义。法具有社会性,法律规范的形式和内容虽期望完
全依据自然法原理设立,但仍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
意味着,法的平等具有相对性。英雄烈士在本质上仍
是死去的自然人,其享有的人格利益与自然人一脉相
承。然对于英雄烈士的人格利益,民事法律保护的法
理虽根源于自然人人格利益,但已升华为法对社会公
大和武士道的精神,并且能够实践我国王阳明的
益的维护,成为特殊法益,具有强烈的社会价值。
[ 知行合一 ] 的学说。凡是他们自己认为必须追
维护民族精神、彰显社会正义是英雄烈士的人格
利益法律保护所展现的主要社会价值。世界各国都把 求的道德、知识和文化,第一步苦心孤诣以求了解,
英雄烈士作为社会正义的象征,是民族的脊梁,在任 第二次笃行实践履以促其实现,这就是王阳明所
何时候都激励着人民追求正义、勇于奋斗,甘于奉献。 谓 [ 即知即行 ]。毫无因循迟疑,敷衍懈怠。所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曾历经苦难,正是无数英雄 以他在明治维新之后,亦能接受西方的物质文明,
烈士的牺牲才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繁荣。 迎头赶上列强并驱齐驱”。(《总统蒋公言论思想总
常有敬畏之心、常怀感恩之情是社会文明人的必然要 集》1950 年 7 月 30 日革命理论研究院《总理 [ 知
求,维护英雄烈士的声誉并传承他们的精神就是要心 难行易 ] 学说与阳明 [ 知行合一 ] 哲学之综合研
怀敬畏与感念,砥砺前行。
三、蒋介石对日本武士道的偏爱 究》,卷 23,第 339~340 页)。
英雄烈士人格利益保护符合法的各项属性,充分
【1950 年 7 月 30 日革命理论研究院】 这是台湾时期的蒋介石思想,会不会是因为
体现了法的各种价值,极大发挥了法的各类作用,这
“甲午以前,日本还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 他在 8 年抗战中受到了刺激,所以才开始对日本
里不再赘述。对英雄烈士人格利益施以法律保护不仅
亦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根本没有独立自主的 武士道产生兴趣呢?
具有法律意义,还有明显的社会意义。
首先,英雄烈士人格利益保护是人民安定团结、 权力,和我国在清末民初的国际地位一样。但他 【1932 年 6 月 6 日庐山剿共讲话(节选)】
国家健康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需求。人权是人 们自从甲午以后,二十年间,经过三次对外的战争, 日本武士道的大略,已载到党报日报,和军
最基本的权利,自然人享有人格权,其死后,人格权 每一次都获得胜利,一跃而成为世界上头等强国, 事杂志上,你们大概总体看过了,[ 武士道 ] 的
延续的人格利益也需得到尊重,越是文明的国度,越 谁都不敢轻视他、侮慢他。为什么日本能够发展 历史,虽然是在我们宋代——即日本源赖朝的时
是尊重死者的人格利益。英雄烈士生前的行为产生极 这样快呢?这就是因为日本一般国民不但信奉他 候就有的……(略,凡是不影响全文意思的都略掉,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2 43
下同)武士道就是他们国家民族的真精神……我 1. 凡事皆以 [ 坚决 ] 之精神面对,求 [ 拙 ]、 3.《壁还九塘》(1939 年 11 月 15 日“桂南会战” 就站不住脚了,最少在 1940 年 2 月 22 日之前是
们今天所讲的话,并不是说我们要学日本武士道, 求[值]不求[巧妙]。 中日军在南宁九塘撤退时所张贴的),兹摘录如下: 国军就没有把祭拜英灵当成是一个政策来执行。
来复兴中国,但我们要立国,要抵抗敌人,就先 2. 有研究精神,每一战役必有会报,必有检 此次作战的发端,系我军派遣驻扎九塘之一 同时,也可以看到,蒋介石要求将领效仿日
要认识敌人的精神,和他们立国的基本,所以我 讨。 部,受蒋军密集攻击,我军把握住这个时机,企 军祭拜敌我双方的英灵的“义举”的目的,他只
们要抵抗敌人,不仅在乎枪炮军械要比敌人一样 3. 敬重命令、服从命令、贯彻命令。 图一大反击作战。经五旬半期间,驻扎该地之我 是在追求形式化与对抗性宣传(军心),因为为了
精良,而且必须要彻底明了敌人的立国精神的所 4. 长于协同动作、联络一致。 军数大队,竟能与蒋军十余师周旋到底。在此地 抗战整个 8 年里死亡 321 万 ~380 万人之多,作为
在,要攻到敌人的心坎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 5. 指挥部组织健全、幕僚皆为能人。 带之上,蒋军比任何方面空前的英勇,这是值得 最高领袖,他蒋介石若真的为这些忠勇士兵感到
百胜。 6. 忍苦耐劳。 我军表示敬意的,至于在数量方面比较,极小数 痛心和愧疚,就不应该为了反共而泯灭良心宽恕
7. 通讯设备优良,通讯技术人员素质高。 之我军,能坚忍地抵抗优势的蒋军,宣扬威武于 冈村宁次和其它一干日军战犯(可能超过 300 人
8. 全国人民一致服膺 [ 忠君爱国 ] 精神,因 中外的战功,更值得大家赞许!我军对于坚守九 《冈村宁次回忆录》),可见其极其虚伪。
而有信念,并勇于牺牲。 塘以来粉碎蒋军企图之目的已达,壁还九塘于蒋
9. 战斗军纪严肃。 军,最后我们拜祭近数万死伤之日华两军,赞其
武功,并祈冥福!
日本人之士道,就是中国的儒教两个字,士
就是讲儒,道就是讲教,士道就是一个儒教……
儒道本来是整个的我们中国王道的民族精神,却 对于日军的这篇布告,蒋介石当场说到:“充
被日本人片断的拿去做他们的霸道的民族精神…… 分表现了敌人骄傲轻侮我们的气焰外,还蕴含另 再补充另外两条来自《蒋介石日记》的:
人家只把我们儒道残余的东西拿了去,就可以当 对此点,蒋介石当场点评到:“日军风纪不佳, 外一番值得我们深思及警惕之处,布告结尾提到 【1950 年 9 月 30 日】
做宝贝,成为立国精神,到今天居然用这种精神 这是日军长官放任奖励,为了培养日军之残忍, 日军在祭拜死伤之英灵后才撤退,今后(我们) 午后二时,于圆山,听《武士道班的讲义》
来侵略我们中国,割台湾,灭琉球,并朝鲜,侵 但日军尊重命令,服从命令,冒死牺牲,被俘不 在战场退却时,都要举行招魂祭”。(《总统蒋公思 两小时。
占我们的东三省!真是使人痛心之至! 屈之精神,实为我们军队所不及”。(《总统蒋公思 想言论集》卷 17 之《柳州军事会闭幕训词》,第 【1950 年 10 月 7 日】
我前几星期讲,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 想言论集》卷 15 之《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训词(三)》, 36~37 页)。 听白鸿亮总教官关于武士道的讲义,对学生
就是被日本人拿去做了他的武士道的精神……现 第 527 页)。 从这里首先可以看出,国粉口中的“爱兵如子” 们来说,有如暗黑世界之光,成了一种安慰。
在概括起来讲:我们中国的立国精神,是三民主义, PS 以上 9 点中的“会报”、“长于”以及“服膺”
日本的立国精神,是在武士道,武士道是我们中 都为日语式中文(不是说中文不用,而是很少用),
国儒教哲学中间所偷去的一部份东西!(1932 年 蒋介石原字照录,可见其对日军的推崇程度。
6 月 6 日蒋介石讲话,《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册, 【1940 年 2 月 22 日柳州军事会议】
第 628~629 页《中国的立国精神》)。 分发三份文件:
就在这次讲话当天,蒋介石当场分发他找人 1. 蒋亲自核阅的《抗战手本》
编撰的《日本武士道述略》。那么,蒋介石有没有 2. 日本陆军大本营编撰的《士兵须知》(与 9
具体地应用过武士道呢? 大优点类同)
【1938 年 11 月 27 日南岳军事会议】 以上两份文件,蒋介石早在 1939 提 12 月 6
列举《日军九大优点》呼吁国军学习,兹摘 日完稿,并庚即要求国防部大量印发,要求全军
录如下: 将士必须随身携带,随时随地研究与应用。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