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原创 >直击西方 >浏览文章

导读
印度媒体要有这闲工夫,好好想想怎么控制疫情不好吗?整天忽悠这些有的没的,有什么用?改变得了4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吗?

近两年来,中印关系遭遇最大危机,自1988年拉.甘地访华之后建立的两国互动模式也陷入停滞,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责任方是印度,推波助澜的是美国。


在去年6月加勒万河谷冲突等一系列边境摩擦后,印度政客和媒体大肆渲染悲情气氛,掀起了国内大规模反华恶浪。印度当局以 “国家安全”为借口,一边扩充军备,一边又不断出台闭关锁国经济政策,限制中国产品和投资进入印度市场。


印度跟着美国进行“对华经济脱钩”表演,社会上也折腾起“去中国化”的闹剧。



一些印度人砸掉了家里的中国电视、中国冰箱、中国洗衣机、中国电脑、中国手机、中国节能灯泡……这些画面还得到了印度电视台的推送,他们砸一台电视机往往要换好几个地方,重点是拍摄。


印度最大网媒之一《今日印度》在2020年8年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数据显示:有67%印度人拒绝购买中国商品,91%支持印度政府与中国经济脱钩政策。这种民意调查就像三分之二印度人相信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一样诙谐幽默。


在这种极端气氛之下,许多人也模模糊糊认为中国对印度贸易量将严重缩水,至少在这一两年内会受到很大影响。


然而在2月23日,印度商务部公开初步数据显示,2020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777亿美元。尽管低于2019年的855亿美元,但足以使中国取代美国重新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多家印度媒体对这一“意外”消息保持沉默(蒙圈中),除了转述之外,还没有自圆其说的评论文章,无非就是一些“新德里如何摆脱北京?”的老调重调。


倒是BBC经验老道,昨天迅速抛出一个议题:如何解读中印“政冷经热”的现象?自问自答,颇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味道,暗示各国要警惕对中国的依赖。


一些印度网民则在评论区里唱高调,比如说:中国人不用急于兴奋,我们以后将不需要依赖你们,直接超越你们,取代你们在亚洲的位置。


那些反华势力则疯狂攻击中国被印度占了便宜,反正“中必输”就对了,连一些外国网友都感到智商受了侮辱,提醒它们:印度对中国贸易逆差接近400亿美元,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数字。


另据路透社消息,印度政府两位消息人士在22日透露,印度预计将批准45项来自中国的投资项目,其中可能包括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他们还说,从国家安全角度看,汽车领域较不敏感。


但印度投资环境怎么样?人力资源素质如何?有哪些合适的投资地区?这都不是一年两年能解决的,就算印度批准了,中国企业还有考察、落地的过程。


印度商务部数据显示,印度现在更加严重地依赖中国制造的重型机械、电机产品、电信设备和家用电器,而印度出口产品还是以原材料为主。


所谓“中印经济脱钩”,印度既没有能力做到,也脱离了客观事实。


莫迪人民党政府上台以来,大打“民粹牌”,煽动社会民粹潮流,以吸引更多选票,莫迪第一任内阁(2015-2019)有40位部长来自于“人民志愿团”(RSS,宗教法西斯式组织),目前这届内阁有38位,比例均超过62%以上。


莫迪政府国内采取了偏离“世俗化”的政策,强调印度教色彩,吹嘘“古吉拉特”发展模式(他曾是古吉拉特邦邦长,由于打压穆斯林受到过美国制裁),但这套经济模式在全印度注定无法成功,因为地方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在对外政策上,印度将中国视为其实现“有声有色”大国梦想的障碍,主动将自己纳入了“民主阵营”,与西方反华阵营抱团。除了1962年阴影外,印度还把自己无法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无法加入“核供应集团”归咎于中国,印度还相信巴基斯坦屡屡“挑衅”印度是因为有中国撑腰。



2017年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后,莫迪的民粹主义、保守主义似乎看到了“知音”,认为压制中国的最好时机已经到来。美国推出“印太战略”,也使得印度认为自己处于历史最有份量的时期。


2017年印度制造了“洞朗事件”,在边境持续挑衅中国,这既是做给印度国内民粹分子看,也是向美国展示“忠诚度”。


印度的愚蠢在于,它在促使中国加大解决边境问题的力量。中印关系正常时,1988年拉.甘地访华后,边境问题与双边关系脱钩,意味着保持边境现状。当印度试图改变现状,又想搞起蚕食、渗透那一套把戏时,中国在边境加强军事部署是很正常的反应,包括印度占优的东线。


在经济、贸易问题上,印度神经变得异常敏感,对“一带一路”建设充满了疑虑和不安,选择了逃避。接着,连RCEP也不愿意加入,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印度小算盘是:希望借中美贸易战之机,吸引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地产业链供应链向印度转移,投入巨资打造 “印度制造”取代 “中国制造”,对中国经济实现 “弯道超车”,成为中美经济脱钩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最大受益者。


而印度民众对这种近乎于天方夜谭的 “弯道超车”深信不疑,当然,这也不是印度人凭空想象,要感谢西方主流媒体对印度人长达十几年的“洗脑”:


2010年10月,英国《经济学人》发表文章《印度的增长将超越中国》,预测在三到五年内,印度将全面超越中国;


五年后没动静!


2015年8月28日,《泰晤士报》又来了篇《印度的民主政治体制将使其经济超越中国》;


2018年美国花旗公司分析小组作做出比较谨慎的预测,把印度超越中国时间定在2050年。


除了这些,资深网友或许还记得天涯论坛以前那些“印吹”是如何信誓旦旦宣称孟买将很快取代上海的?


这些“有理有据”的预测,把印度给陶醉坏了,难道这是一个舆论阴谋?


印度人相信与中国经济脱钩只是印度政府一句话的事情,如果没有立刻脱钩,那也是印度暂时心慈手软罢了。


但在现实中,2015-2019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均超过500亿美元,占印度逆差总额30%以上。2020年印度疫情如此严重,逆差还是接近了400亿美元。


为什么印度嘴里喊的,跟实际发生的是两回事?打个不大恰当的比方:


一个女人总是喊着要拒绝某个男人,却连续五年怀上了他的孩子,这让邻居们怎么想?只能说明她离不开那个男人。


美国、英国无论怎么诋毁中国,可从来没说过是中国强迫印度进口中国商品,因为众所周知,这种事在今天这个时代是强迫不来的,就算特朗普也做不到。


印度制造业缺乏竞争力是不争的事实,印度企业与中国企业制造同样一种商品时,在市场上,两者性价比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印度人再傻,在掏钱买东西的时候,也不会选择价格又贵,质量又不靠谱的印度产品,企业购买大型设备方面更是如此。


而印度企业这些利益集团想要出售类似商品,唯一办法就是煽动社会抵制中国商品,以“购买国货”为由赢得自己的市场份额。


一个连RCEP都不敢加入的国家,说明它连对东南亚商品都缺乏竞争的信心和勇气。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制造业有什么优势吗?但20年之后,美国要用瘫痪WTO的方式来阻止中国的竞争优势。


印度一切问题都在自己身上,而且印度本身就是个问题。跟中国有什么关系?将一切问题往中国身上扯,不就是为了自抬身价吗?说得好像中国有多在乎印度似的。


中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虽然印度人白花花的银子流入了中国,但印度民众得到了实惠,再深一步说,就是提高了生活水平。


就算莫迪政府力推 “印度制造”,大力发展以电子产品为主的本地企业,但还是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关键零部件及中间产品为其提供支撑。一个本土企业要生存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印度需要多长时间、多大成本才能构建产业链、供应链来取代中国产品?


还有交通、电力、水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印度还远远看不到现代化的希望。高铁,日本出手相助,但却几乎成了烂尾项目。



莫迪政府扬言要投入100万亿卢比(相当于10万亿人民币)到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国企业凭借成熟可靠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承包工程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如果印度人是现实主义者,这100万亿卢比中国企业可以赚到不少,而印度也可以改善自己的基建领域落后面貌,这样不好吗?


但印度却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企业参与项目,令自己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明显上升,工期缓慢。这是国家安全吗,恐怕印度官员想捞回扣才是真正原因吧?


印度妒忌中国已变成了一种普遍的政治情绪,但印度越是妒忌中国就落后、越落后就越妒忌中国……无限循环,对中国又无可奈何。


印度民众去年6月疯狂打砸自家的中国电器,现在看来,显然是为下半年购置中国商品腾地方。


《印度斯坦时报》去年甚至研究出六种打败中国的办法:


1、印度消费者和7000万印度商人联手抵制中国商品;


2、拒绝华为5G;


3、配合美国追查“病毒源头”;


4、打台湾牌;


5、发展核武器数量;


6、在国际组织里挤掉中国籍负责人。


印度媒体要有这闲工夫,好好想想怎么控制疫情不好吗?整天忽悠这些有的没的,有什么用?改变得了4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吗?



印度现在是这样,将来还会是这样:


总以为自己人见人爱,说着最狠的话,挨着最毒的打。


责任编辑:云海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